那是广东人的共同记忆 用勺子割几个小格格 再淋上白乎乎的炼奶 一口下去,滑滑嫩嫩 不仅能清热解毒,还能凉血消痈 有着跟“阿妈靓汤”一样的地位! 在江门 就有一位龟苓膏界的非遗技艺传承人 “同样的工艺传承了四代人” 高子祥 一碗陈皮龟苓膏 守古法香飘万里 在气候湿热,夏季高温多雨的岭南地区,人们用龟板和草药制作成一种黝黑发亮的膏状甜品——龟苓膏,舀起弹牙绵密,吃下微苦甘甜,更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是两广地区最具辨识度的特产之一。而在广东江门,人们则会在龟苓膏中加入了本地的特产——新会陈皮,让这道传统甜品更添独特风味。 非遗传承 出生在新会的高子祥,是邑祥陈皮龟苓膏非遗技艺传承人,说起龟苓膏的制作,他头头是道,“要做一个好的陈皮龟苓膏,必须从原材料开始用心制作,才能出好成品。比如陈皮要用10年以上的,龟板要用老龟的,选用的其他食材也都要原产地的。最难的是时间漫长和柴火熬制的工序。 首先我们要熬龟板胶,这需要耗时16个小时以上,而且我们现在还坚持沿用柴火。 而另外一个锅就熬药,材料有茯苓、金银花、菊花、陈皮等。陈皮是一个和药,龟苓膏我们本地人叫‘寒凉’,但加了陈皮这个元素,就会变得更加温性。” 高子祥祖上在1823年 创立了商号“邑祥陈皮” 因种柑有方,闻名中外 1903年 他的曾祖高文燊在南洋谋生时 研发出陈皮龟苓膏 在当地颇负盛名 在高子祥的记忆里 童年时灶头前的草药香最令他难忘 童年味道 高子祥回忆说:“从我小时候开始,我家里一有空就会熬陈皮龟苓膏,很热闹的。龟苓膏一熬好,周边许多乡亲父老都会过来吃。我从小到大也经常吃,因此对它的记忆很深刻。因为我又是新会人,所以就想把它宣扬出去。但现在存在一个现实情况,我们熬的陈皮龟苓膏走不远……” 为了让陈皮龟苓膏走得更远 高子祥悉心保护和传播这一传统技艺 广授门徒,不遗余力地传授弟子 斥资在公司设立工作室 投入人力、物力、资金 对陈皮龟苓膏技艺项目加以保护 2023年,邑祥陈皮龟苓膏 入选江门市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这意味着承载着岭南文化的非遗技艺 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未 来 谈及未来,高子祥希望这一传统技艺能够被多加宣传,“让每家每户都知道,甚至到我们下一代之后,每家的厨房都能做出这个陈皮龟苓膏,就像我们炒菜那样普及。” 新 会 热 搜 1 原标题:《新会特色龟苓膏!一口滑嫩→》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