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网

当前位置: 女性网 > 综合新闻 > 文章页

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5-04-21 01:43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5 次
  近年来,我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女童及女性青少年人数进一步增加,小儿及青少年妇科疾病及全方面健康的医疗需求激增,0—18岁女性生殖系统健康问题和生育力保护问题异常突出。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2021—203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对妇女儿童的疾病防治,尤

  近年来,我国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女童及女性青少年人数进一步增加,小儿及青少年妇科疾病及全方面健康的医疗需求激增,0—18岁女性生殖系统健康问题和生育力保护问题异常突出。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2021—203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对妇女儿童的疾病防治,尤其强调0—18岁女性生殖健康及生育力保护,但当前我国小儿及青少年妇科(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Gynecology,PAG)发展滞后且不平衡[1]。政策风向标为我国小儿及青少年妇科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赋予该领域更为重大的责任与使命。国内部分领先地区的医疗机构已逐步开展小儿及青少年妇科相关服务,但整体而言,我国关于小儿及青少年妇科的发展相对滞后且不平衡。截至2024年底,全国仅有37家三甲医院设立独立小儿妇科门诊,且集中分布在医疗资源集中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而全国范围内存在较多城市至今仍未设立专门的小儿及青少年妇科门诊。鉴于此,本文以菏泽市为例,深入调查小儿及青少年妇科的发展现状,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为菏泽市乃至全国的小儿及青少年妇科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建立更加完善和高效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守护及促进儿童及青少年生殖健康。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研究对象为2024年6—12月期间选取的菏泽地区3—18岁小儿及青少年,均为女性。研究样本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城市中心和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院儿科门诊中选取,最终选定样本数量为53个。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结合研究目的和专家讨论结果,设计此研究所采用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对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常见问题的认知情况;个人疾病史及家庭背景等。问卷通过学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发放,确保覆盖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及青少年。在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临床检查,重点检查外阴阴道炎、阴道异物和月经紊乱等常见问题。检查结果由专业医生记录并汇总。对部分家长和医疗工作者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小儿及青少年生殖健康问题的认知和对策,进一步丰富研究数据。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均值、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提供基础数据特征。比较城市中心和农村偏远地区在各项指标上的差异,确定是否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三)研究伦理考虑

  研究严格遵循伦理原则,确保所有受试者的权益得到保护。所有参与研究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告知研究目的、过程及潜在风险。所有收集到的数据均进行匿名处理,确保受试者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本调查已通过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菏医伦理[59]号)。

  二、研究结果

  (一)菏泽地区小儿及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调研

  根据表1,菏泽地区的小儿及青少年生殖健康现状调研中,发现该地区小儿及青少年在生殖健康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影响生殖健康,且对心理和社会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调研数据显示,小儿及青少年外阴阴道炎的发病率在菏泽地区显著上升,尤其是在5—10岁女童中尤为突出。根据调查,该年龄段女童外阴阴道炎的患病率高达12.3%,主要原因是个人卫生习惯不佳、穿着不透气的衣物及家长对相关知识的缺乏等。幼儿阴道异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在3—6岁的幼儿中,调研发现约有3.5%的女童曾因阴道异物就诊,异物多为玩具、小珠子等,其存在导致局部感染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尿路感染和生殖道损伤。青少年月经紊乱问题也是本次调研的重点之一,数据显示,在12—18岁的女性青少年中,月经紊乱的患病率达到21.7%。主要原因包括学习压力、生活习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及心理因素。学习压力和心理因素对月经紊乱的影响尤为显著,约45%的受访者表示,考试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导致月经周期的不稳定。菏泽地区的9—18岁人群HPV疫苗接种情况不容乐观,调研数据显示,该年龄段的HPV疫苗接种率仅为34.2%,远低于国家推荐的接种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接种率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家长对HPV疫苗认知不足、费用问题以及部分地区医疗资源短缺。

  (二)菏泽地区小儿及青少年妇科的社会认知及医疗队伍现状

  1.社会对小儿及青少年妇科的认知现状

  根据表2,菏泽地区社会对小儿及青少年妇科认知现状的综合评估,基于53个样本的数据。具体而言,城市家长在小儿及青少年妇科的基本概念了解度、常见疾病认知度和成年与小儿区分度方面的平均值分别为2.8±0.7、2.5±0.6和2.3±0.7,而农村家长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值分别为1.6 ±0.5、1.4±0.5和1.2±0.4。统计分析显示,t检验值分别为6.21、5.89和4.56,且P值均小于0.001,表明城市与农村家长在这些方面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城市学校的健康教育覆盖度平均值为3.1± 0.6,而农村学校为1.8±0.6,t检验值为3.98,P值同样小于0.001,表明城乡学校在健康教育覆盖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城市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平均值为2.9± 0.7,农村学生为1.5±0.5,t检验值为5.72,P值小于0.001,进一步证实城市与农村学生在自我保健意识上的显著差异。菏泽地区在小儿及青少年妇科认知方面,城市居民和学校显著优于农村地区,反映城乡在健康教育和认知水平上的明显差距。

  2.菏泽地区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医疗队伍现状

  根据表3,对菏泽地区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医疗队伍现状的全面量化分析,揭示城乡在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专业能力建设及诊疗质量方面的深刻差距。具体而言城市中心在专业人才平分、专业培训覆盖平分、诊疗服务质量平分、转诊率平分及常见疾病处理能力平分五个核心维度上的平均值显著高于农村偏远地区,分别为3.0±0.8与1.5±0.5、2.7±0.7与1.3±0.4、3.2±0.6与1.7±0.5、2.5±0.7与1.4±0.5、3.1±0.7与1.6±0.5。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城市中心在专业人才储备、培训体系完善度、诊疗服务质量、转诊效率及常见疾病处理能力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而农村偏远地区在这些关键维度上则面临严重的资源匮乏与能力短板。统计分析进一步印证这一城乡差距的显著性,t检验值依次为5.56、4.89、6.12、3.78和5.98,所有P值均小于0.001,凸显城乡之间在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极高度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系统性差距反映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的失衡,更暴露农村地区在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及服务质量改善方面的长期滞后性。城市中心凭借完善的医疗体系与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为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医疗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持与高质量服务保障,而农村偏远地区则因资源匮乏、培训机会有限及诊疗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区域内相关医疗需求,严重制约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差距凸显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结构性鸿沟,也为未来政策制定与资源调配提供深刻启示,亟须通过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与资源倾斜,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村地区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医疗队伍的整体水平,进而推动区域医疗服务的均衡化与高质量发展。

  (三)影响菏泽地区小儿及青少年妇科门诊设立的因素分析

  表4揭示城乡在医疗资源配置、社会认知需求及专业队伍建设方面的显著差距,城市中心在医疗资源与设施建设、社会认知与公共需求以及医疗队伍培训与支持三个核心维度上的平均值分别为3.2±0.8、2.9±0.7和3.5±0.6,而农村偏远地区则为1.8±0.5、1.5±0.4和1.9±0.5。这一系列数据清晰表明,城市中心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众对小儿及青少年妇科服务的认知与需求水平以及专业队伍的培训与支持体系建设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优势,而农村偏远地区则因资源匮乏、认知不足及培训支持体系薄弱,难以有效推动相关门诊的设立与运营。统计结果进一步印证城乡差距的显著性,t检验值依次为5.12、4.65和6.34,P值均小于0.001,凸显城乡在上述维度上的极高度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系统性差距反映出城乡在医疗资源与社会需求认知方面的结构性失衡,更深刻揭示农村地区在专业队伍能力提升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严重滞后。城市中心凭借丰富的医疗资源、广泛的社会认知支持与完善的专业培训体系,为小儿及青少年妇科门诊的设立提供坚实基础与持续动力,而农村偏远地区则因资源配置短缺、社会需求认知不足及专业队伍能力欠缺,难以形成有效的门诊服务能力,严重制约相关医疗服务的普及与质量提升。这一现状暴露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层次矛盾,也为未来政策制定与资源调配提供重要参考,亟须通过针对性的资源倾斜与政策支持,弥补农村地区在医疗资源、专业队伍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短板,推动城乡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医疗服务的均衡发展与整体提升。

  三、讨论

  (一)持续推进关注女童生殖健康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认知度

  开展关注女童生殖健康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构建多维度的社会服务体系,以确保信息的广泛覆盖和精准触达。以科学研究结合社会实践的方式,呼吁人们关注小儿及青少年生殖健康。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线上科普课程和咨询服务,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更多女童和家长提供帮助。此外,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服务模式。例如,充分利用医学高校的专业优势,结合菏泽市人口结构和医疗资源分布,探索建立“社区-学校-医院”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通过社区筛查、学校教育、医院诊疗的有机结合,为女童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社区可建立服务专项工作小组,高校可成立学生社团,结合线下社会实践活动和线上新媒体宣传,通过专题讲座、健康教育课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生殖健康知识,帮助女童建立正确的生殖健康观念。在线上传播方面,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通过科普短视频的形式,直观展示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常见疾病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增强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和记忆点;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讲解月经周期管理、性教育知识等较为敏感但重要的内容,引导家长和青少年科学看待这些问题。

  线下传播同样不可或缺,尤其是在菏泽的农村和偏远地区,传统媒体和面对面传播仍然是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在地方电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等传播阵地,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邀请专家为家长和孩子讲解妇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知识。家长会则作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通过家长课堂等形式,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提高社会群体对于小儿与青少年妇科相关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从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二)基于需求分析的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健康科普内容开发策略

  在菏泽地区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健康科普内容的开发过程中,必须以需求为导向,确保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应通过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家长、教师、学生和医护人员在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需求和认知水平。基于调研结果,科普内容的开发应重点针对家长群体,讲解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常见疾病的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纠正常见的认知误区;针对学生群体,重点普及月经周期管理、性教育知识和心理健康调适等内容,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针对教师和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资料和案例分析,提高科普传播能力。通过动画视频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妇科疾病的病理机制和预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帮助家长快速掌握妇科健康知识,增强科普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发展长效机制

  为确保菏泽地区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健康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一套系统化的长效机制,涵盖政策支持、专业培训、资源整合和评估反馈等多个方面。可借鉴上海市试点经验,由卫健委牵头建立“青少年妇科健康档案”,教育部门负责在校监测,妇联组织家庭宣教,形成闭环管理体系。政府部门加大对妇科健康科普的支持力度,如设立专项基金、开展专项培训等。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医疗机构、学校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形成多方协作的良好局面。应注重资源整合,构建多方联动的科普网络,依托医疗机构的专业优势,开发高质量的科普内容,并依托学校教育资源,开展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课程;依托社区的基层网络,开展面向家庭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活动;依托媒体的影响力,扩大科普信息的传播范围;依托企业的技术支持,开发互动性强的科普产品。通过多方联动,提高科普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妇科健康科普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发展。

  四、结语

  本研究基于菏泽市小儿及青少年妇科的发展现状,通过系统调研其生殖健康状况、社会认知水平及医疗队伍的专业能力,识别该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发现,菏泽市在小儿及青少年妇科领域面临社会认知度低、专业队伍薄弱、资源配置不足及服务能力欠缺等核心挑战,严重制约小儿及青少年妇科门诊的设立与规范化发展。本文从医疗资源配置、社会认知提升、医疗队伍培训等多维度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同时,特别关注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健康科普的开发与传播问题,构建多维传播体系,提出基于需求分析的内容开发策略,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成果为菏泽市小儿及青少年妇科的优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路径,更为全国范围内小儿及青少年妇科服务的提升与体系完善提供重要参考。小儿与青少年妇科健康发展不仅关乎个体生命质量,更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只有建立医学专业发展、公共政策支持、社会观念革新三位一体的支撑体系,才能切实保障我国2400万名0—18岁女性群体的生殖健康权益。因此,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资源投入与公众教育,推动小儿及青少年妇科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儿童及青少年生殖健康的长效保障,为女性全生命周期的生殖健康保驾护航。

  刘蘅哲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石一复.四述我国必须重视小儿及青少年妇科学的发展[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2,14(03):3-5.

  [2]张雪莹,徐琨.月经失调对青少年女性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3, 39(1):47-50.

  [3]舒静,柳静,刘慧丽,et al.女童外阴阴道炎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刊, 2024, 59(5):493-500.

  项目信息本文系2024年菏泽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小儿及青少年妇科(PAG)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菏泽市为例》(批准号:ZC-2024-19)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26 22:04 最后登录:2025-04-26 22: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