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宣传中心 浙大儿院 点击图片,前往浙大儿院总部莫干山院区 夏天 对于有腋臭的人来说 是内心焦虑加倍的季节 即便频繁洗澡、狂擦止汗露 身上依然散发味道 即便是好朋友,有时也“敬而远之”…… 11岁女孩因为腋臭,差点抑郁 11岁的小静(化名)正处于这样的烦恼之中。 5月才刚入初夏,小静身上的味道又开始明显了起来。稍微一运动,腋下就出下了明显异味,衣服腋下部位也常伴有黄色汗渍。有时,明明已经刻意减少了运动量,但天一热,一出汗,这股味道又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了躲避同学们的嘲笑,敏感的小静每天都要洗两次澡,并且使用了很多种止汗露,但效果并不理想。反而刺激了腋下的皮肤,变得又黑又厚。小静也变得愈发沉默寡言、郁郁寡欢。 到了医院,发现打一针,立马可以见效! 在觉察到小静的变化后,细心的父母最终陪着她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任韵清主任医师的门诊,寻求解决的方法。 经过检查,小静被判定为轻度腋臭。综合考虑了孩子的腋臭程度和其自身强烈的除臭意愿,在医生提供的多种治疗方式后,家长选择了肉毒素注射治疗。 一针下去,没两天,小静身上的异味就消失了。父母发现孩子重拾了自信,心理状态也明显得到了改善。 “之前还一直想着让孩子先忍一忍,忍到成年再带她去做个手术治疗,没想到现在就有这么方便有效的方法。”小静爸爸说。 任韵清主任表示, 很多家长可能跟小静爸爸一样,对儿童腋臭的治疗有误解,认为孩子太小或者还在发育阶段,没法实现有效治疗。事实上,儿童、青少年出现腋臭,完全没必要让孩子过度忍耐。 医生:青春期后,腋臭一般都会加重 肉毒素注射治疗很有必要 任韵清介绍,腋臭的根本原因是腋下的大汗腺(顶泌汗腺)分泌物被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产生特殊气味。 腋臭多在孩子开始生长发育,尤其青春期后症状加重。一方面是因为儿童期大汗腺未完全发育,青春期后结构成熟,分泌能力增强,异味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硫化物)产量显著增加。另一方面,大汗腺(顶泌汗腺)的发育和分泌受雄激素调控,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会直接刺激大汗腺增生,导致分泌物(蛋白质、脂质)增多,为细菌分解提供更多“原料”。 类似小静一样的病例在临床中非常多见。很多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腋臭会加重,生活干预和外用药物常常作用有限,此时比较有效的治疗是肉毒素注射治疗。 孩子腋臭虽不危及生命,但对孩子的心理、自信、人际关系等影响深远。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少女,对体味敏感,可能因腋臭产生自卑、社交恐惧。 儿童、青少年不同程度腋臭及选择 01 生活干预及外用药物 适用对象:轻度腋臭,尤其是刚出现异味的患儿。 常用方式:外用止汗剂、抑菌洗剂,同时勤洗澡、勤换衣物,保持腋下干燥,减少出汗等生活管理。 效果:可暂时缓解轻微异味,但难以根除。 02 肉毒素注射治疗 适用对象:轻中度腋臭,尤其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暂不适宜手术的患儿。 优势:创伤小、见效快、无需恢复期,治疗过程简便,心理接受度高。 效果:通过皮下浅层多点注射肉毒素,阻断胆碱能神经末梢信号,减少汗液分泌,通常在3-7天内起效,气味明显减轻,疗效可维持4-6个月。 成年期中重度腋臭患者,还有微针/微波热疗、微创汗腺清除术等两种方式。这两项技术目前不适用于还未发育完全的孩子,因为儿童的大汗腺(顶泌汗腺)尚未完全发育,青春期(12~18岁)在激素影响下会进一步生长。过早手术可能导致汗腺再生,异味复发,需二次治疗。 肉毒素注射治疗不排斥生活干预及外用药物,即便采用了医学手段进行治疗,有腋臭的孩子平时还是应注意保持腋下清洁干燥;穿棉质、透气衣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腋臭的发生。 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意味着腋臭需要治疗 (1)气味明显,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或社交; (2)遗传家族史明确,腋下出现黄色汗渍; (3)经常被同学嘲笑,出现自卑情绪; (4)外用药物及生活干预效果不佳。 浙大儿院皮肤科(腋臭专病)门诊 对于有需要治疗腋臭的患儿,可前往浙大儿院湖滨院区皮肤科(腋臭专病)门诊就诊,进行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科学性的治疗方案。 如经医生评估后确有注射肉毒素需求的患儿,当天即可进行注射治疗。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