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媒体平台,由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维护运行,致力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向公众传播健康防病知识和公共卫生政策、法律法规,解答公众健康问题,传递疾病预防保健技术,引导公众的健康行为,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最近天气渐渐开始回暖,“减肥”就成了大家关心的话题。华东医院临床营养科吴江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减肥前先问自己下面三个问题,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肥胖或超重问题,再开始科学甩掉多余的肉肉哟~ 问题一:我重不重?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常用肥胖指标之一。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身高(米)2。 低于18.5千克/米2,代表体重过轻; 18.5-23.9千克/米2,代表正常体重; 24.0-27.9千克/米2:代表体重超重; 28.0千克/米2及以上,代表肥胖。 BMI简便且应用广泛,但其存在局限性。例如,BMI不能区分肌肉和脂肪,肌肉发达者可能被误判为肥胖。 问题二:我肥不肥? 体脂率是指体内脂肪占总体重的百分比,是判断肥胖的重要指标之一。 当体脂率过高时,即使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也可能存在健康隐患。比如,腹部脂肪过多,会压迫内脏器官,影响其正常功能,还可能引发代谢紊乱等问题。因此,体脂率也是判断是否需要减肥的重要参考依据。 体脂率的测量需使用特定仪器,方法有多种,包括生物电阻抗分析(BIA)、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DXA)和水下称重法等。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的标准,成年人的体脂率分类如下。 男性:10%-22%为正常,23%及以上为肥胖。 女性:20%-32%为正常,33%及以上为肥胖。 体脂率的优势在于它能直接反映体内的脂肪含量,结合BMI一起可更好评估肥胖和健康风险。 问题三:我哪里胖? 腰围:腰围是判断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中心性肥胖又称“腹型肥胖”,指脂肪主要积累在腹部,这种类型的肥胖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风险密切相关。腰围能反映脂肪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而不仅仅是总量。 腰围是指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用软尺测量。 腹型肥胖的判断标准为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 腰臀比:腰臀比是指腰围与臀围的比值,也是判断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腰臀比能更全面反映脂肪在体内分布情况,在评估慢性疾病风险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男性腰臀比超过0.9,为高风险;女性腰臀比超过0.85,为高风险。 在决定减肥前,要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BMI、体脂率、身体的脂肪分布情况等,并结合一些血液代谢指标,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减肥计划。若为了追求不切实际的“骨感美”而过度节食、滥用减肥药等,不仅达不到理想的减肥效果,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原标题:《【健康】想减肥?别冲动!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再减也不迟~》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