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也救不了“总裁燕窝”:燕之屋正犯下品牌战略6大错误
时间:2025-04-21 00:02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0 次
定关系 如同茅台与酱香白酒的共生关系般不可撼动 消费者心智上的认知 也体现在市场实际的数据上 国燕委数据显示 三线及以上城市的20 50岁女性是燕窝的主要消费群体 其中18 40岁女性就占了近78 燕之屋用 人参 燕窝 的配方创新 以全球首款 男人的燕窝
定关系,如同茅台与酱香白酒的共生关系般不可撼动。
消费者心智上的认知,也体现在市场实际的数据上。
国燕委数据显示,三线及以上城市的20-50岁女性是燕窝的主要消费群体,其中18-40岁女性就占了近78%。
燕之屋用“人参+燕窝”的配方创新,以全球首款“男人的燕窝”的概念,试图强行改变这种固有认知。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很显然这是徒劳无功的。
在传统认知中,燕窝和“女性滋补品”的绑定有多强,那它就和“男性滋补品”有多沾不上边。
就像硬要将香奈儿口红包装成男性商务礼品,其违和感在消费者心智中会引发强烈的排异反应。
这也就是为什么里斯和特劳特在定位理论中,要反复强调:“心智一旦形成认知,几乎不可能改变。”
因此,“男人的燕窝”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惨败。
02
破坏品牌定位:
撕开男性市场的代价
在定位理论中,最忌讳的就是破坏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已经建立的认知。
燕之屋“总裁碗燕”的致命错误,恰恰始于对自身定位的背叛。
2008年,燕之屋凭借“刘嘉玲体”广告“吃燕窝,我只选碗燕”,成功将品牌与“女性滋补”划上等号。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十多年来,林志玲、赵丽颖、巩俐等女星轮番代言,早已在消费者心智中筑起“燕之屋碗燕=女性滋补养颜”的铁壁铜墙。
这种认知护城河有多牢固?
看看数据就知道:2024年燕之屋纯燕窝产品收入占比仍高达87.6%,女性用户占比超85%。
但燕之屋却推出“总裁碗燕”,试图用“全球首款男性燕窝”的概念撕开男性市场。
这种违背定位原则的做法,无异于“以卵击石”。
更荒谬的是,燕之屋为“总裁碗燕”设计的八大成分——人参、虫草、石斛等,个个都是传统男性滋补符号。
这种“男性专属配方”的噱头,彻底暴露了燕之屋的品牌战略混乱:
既要守住女性市场的心智资产,又要强行开辟男性赛道,最终将落得两头不讨好。
03
价格策略失误:
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
在品牌营销中,价格是构建品牌价值的核心要素,而且价格必须与感知价值匹配。
但燕之屋的“总裁碗燕”显然误解了“高价=高端”的本质。
对比滋补品行业标杆东阿阿胶,通过二十年深耕,将阿胶块打造成滋补品中的“茅台”,3000元/斤的价格背后是国家级保密工艺和多年品牌积淀。
而“总裁碗燕”528元/碗的定价,却建立在“即食燕窝+八味药材”的简单拼凑上。
消费者对其“高价值”感知明显不足。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使对比燕之屋女性款定价258元/碗,“总裁碗燕”的高定价也显得毫无逻辑。
对比两款产品成分,“总裁碗燕”只不过多了几种常见中药材,估计成本增加不超过20% ,而定价却高出104%。
这种赤裸裸的价格歧视,被网友调侃为“不坑穷人”的智商税。
04
场景认知错位:
两大场景的致命误判
在经典营销理论中,产品场景决定了消费动机。
燕之屋的“总裁碗燕”,在场景设计上犯了双重错误。
错误一:礼品场景的错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高端礼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实用性、稀缺性、文化认同。
但“总裁碗燕”既不具备冬虫夏草的稀缺性,又缺乏茅台的文化象征意义。
更致命的是,其“助阳”的功能属性与礼品场景天然矛盾。
试想一下,谁会送一个男性“助阳”功能的产品?
这不是明示对方某方面不行吗?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错误二:家庭场景的尴尬
燕之屋原主力市场是家庭贵妇滋补,但“总裁碗燕”的高价定位可能会让很多家庭贵妇也望而却步。
数据显示,85%的家庭购买决策由女性完成,而她们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基础款。
这种“高价伤妻”的定价策略,无异于自毁长城。
而对于极少数高净值家庭来说,即使总裁们想吃燕窝,更大可能是让家中保姆做鲜炖燕窝,而不是选择即食燕窝。
05
广告内容翻车:
伪场景的滑稽表演
建立品牌强调“一致性传播”,但燕之屋的广告内容却充斥着认知分裂。
在王石代言的视频广告中,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
74岁的王石站在雪山脚下,文案是“助力新高度,成就每个挑战”的标语。
但画面一转,王石捧起碗燕的动作却充满违和感——这位曾登顶珠峰的硬汉,此刻却在喝一款被众多网友戏称为“姨妈红”的甜品。
这种“硬汉卖甜点”的反差,很容易就成为社交媒体的笑谈。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糟糕的是产品介绍的文案:“益精气,补肾助阳”的宣传语,被法律人士指出涉嫌违反《广告法》。
尽管燕之屋用灰色小字标注“仅为科普”,但在消费者眼中,这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拙劣表演。
对比农夫山泉“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的自然叙事,燕之屋的传播策略显得过于生硬。
06
信任状缺失:
产品背书的空心化
一个成功的新产品营销传播必须提供可信的信任状。
但燕之屋的“总裁碗燕”,在产品信任状上几乎交了白卷。
首先,在配方上缺乏强背书。
虽然宣称“根据《千金要方》加减裁剪”,但经查证,唐代药方中并无燕窝与人参、虫草的配伍记载。
这种生搬硬套的行为,被中医药专家斥为“关公战秦琼”。
其次,在功效上缺乏强支撑。
“补肾助阳”的宣传语,缺乏权威机构认证及背书。
对比汤臣倍健的“健力多氨糖软骨素钙片”,后者拥有国家食药监局批准的蓝帽子认证,而燕之屋碗燕仅为普通食品。
最后,“总裁碗燕”押宝代言人王石,也并不能为其提供太多的信任。
王石的核心人设是“地产教父”、“登山运动达人”,虽然与“总裁”强关联,但与滋补品关联不大。
开玩笑地讲,还不如请田朴珺和王石一起代言:“我吃,他也吃;他好,我也好”。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07
结语:
扭转燕窝困局的3件要务
燕之屋“总裁碗燕”的溃败,给所有企业也敲响警钟:
在消费理性回归的时代,任何违背消费者心智规律及品牌营销原则的投机行为,终将被市场清算。
要走出企业经营困局,燕之屋的品牌战略最好围绕以下三件事展开:
1.回归核心品类
砍掉“总裁碗燕”等伪创新产品,聚焦燕窝品类,重塑“女性滋补”认知。
2.提升品类价值
与权威机构合作,建立燕窝营养成分数据库,用科学数据支撑品类核心价值。
3.启动年轻化战略
放弃对中年贵妇的依赖,通过品类创新切入Z世代养生美颜市场,再造增长曲线。
总而言之,当一个品牌成为某个品类的代表之后,既要切蛋糕,也要做蛋糕。
燕之屋的当务之急,不是急于开辟新战场,而是强化品牌在品类中的领导地位,并夯实燕窝品类的核心价值。
否则,等待它的将是下一个“六个核桃”式的衰败故事。
最后,你怎么看燕之屋“男人的燕窝”的定位?欢迎你在留言区聊聊。
注:文中部分数据来自网络(未经核实),仅作营销方法论探讨。
(责任编辑:)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