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简单心理 简单心理 今天聊聊:有哪些电影通过了贝克德尔测试? 罐头质检员:酒酒 许多经典电影都有一个经典问题:女性形象扁平化。 2018年,BBC的“巾帼百名”团队(100 Women)发现,奥斯卡历史上的89部最佳影片,有一半以上都是关于男性的故事。 女性可能在其中出现,但她们没有自己的角色名字,谈论的也是男性。她们出现的作用是——“男性的烘托”。 最近刚上的诺兰新作《信条》,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 为了改善影视作品中“不平衡的性别叙事”问题,漫画家艾莉森·贝克德尔于1985年在一部美国连环漫画中创造出一个简易测验,用来检测女性角色塑造的丰满程度,测验的名字就以“贝克德尔”命名。 1.片中至少有两位有名字的女性角色; 2.她们必须彼此交谈; 3.谈话内容与男人无关。 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测试,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有很多电影都没能成功通过! 网站 FilmEQ 检测了 2018 年 11 月金马奖的得奖电影,包含: • 《我不是药神》:夺得最佳男主角、最佳新导演和最佳原着剧本三项大奖; • 《影》:夺得四项大奖,其中包含张艺谋获得的最佳导演奖; • 《谁先爱上他的》:夺得最佳女主角等三项大奖。 但上述三部影片都没能通过贝克德尔测试。 再比如电影:《谁先爱上他的》。 所以说...怕不是上一个通过贝克德尔测试的还是《冰雪奇缘》吧? 即便伍尔夫的文章有90年的历史了,现代社会对于女性在文艺作品中的表达还是乏善可陈。据统计,120部影片中,有名字的女性角色只占总角色的31%;只有23%的电影有女主角或者合作主演。 但是,贝克德尔测试给我们了一个新的视角去思考这样的现象——在现代文化中,我们的荧幕上不缺乏女性的数目,但是依旧缺乏表达女性故事的深度,以及除了男性之外、她们所关注的广度。 最后,推荐几部通过了贝克德尔测试,且豆瓣评分8.5以上的亚洲电影,希望你会喜欢: 《倩女幽魂》(1987)/8.7分 《青蛇》(1993)/8.5 分 《饮食男女》(1994)/9.1 分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2006)/8.9 分 《熔炉》(2011)/9.3 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