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葡萄 第十一诊室 图片: 黄仔 | 撰稿: 葡萄 | 责编: 葡萄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大家好呀!我是葡萄~ 作为女性,一生都绕不开的话题肯定有「月经」,最近葡萄看到了一个关于绝经早晚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这就分享给大家! 绝经晚竟有这种健康好处? 我们都知道,心血管疾病是绝经后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女性绝经的年龄影响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程度,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前兆。 一篇名为《Preserv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Late-Onset Postmenopausal Women》的研究发表在《Circulation Research》杂志上,研究人员探究了女性绝经年龄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这项研究共招募了92名女性受试者,分为绝经前对照组(21名)和绝经后组(71名)。绝经后组进一步分为晚绝经组(22人,平均绝经年龄57±1岁)和正常绝经组(49人,平均绝经年龄51±1岁)。所有参与者传统心血管风险因素(如BMI、血糖、胆固醇)无显著差异,排除了混杂因素的影响。 研究团队分别测量了绝经后女性以及绝经前对照组女性的内皮功能,通过肱动脉血流介导性血管扩张(FMD)量化了内皮功能。FMD值越高代表血管扩张功能越好,因此数值越低表明血管内皮功能越差。 结果显示:内皮功能与绝经年龄呈正相关。 绝经后女性的FMD显著低于绝经前女性,但晚绝经组FMD显著高于正常绝经组,且与绝经年龄呈正相关。晚绝经组FMD仅比绝经前女性低24%,而比正常绝经组低51%,表明晚绝经可部分延缓内皮功能衰退。 此外,研究人员还通过测量线粒体活性氧(mitoROS)活性来确定了各组的氧化应激水平,并检测了血清中脂质代谢物(如甘油三酯衍生物)的差异。 结果表示,晚绝经组基线氧化应激水平较低、血清中7种甘油三酯代谢物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绝经组。另外,晚绝经组的促炎因子白介素-6(IL-6)水平较低,也就说明晚绝经组有较低的促炎信号。 该研究揭示了绝经年龄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和脂代谢影响内皮功能的机制,结果表明,晚绝经与更好的内皮功能有关,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当然,这项研究虽然提出了一种健康机制,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样本数量较少,二是需要更加长期的观察,也期待更多的专业研究出现,来为我们预防心血管疾病添砖加瓦。 不过大家看到这个研究也别因为自己的绝经年龄感到焦虑!其实每个人的绝经年龄都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统一的。 普通女性一般会在什么年龄段绝经?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中指出我国女性绝经的平均年龄在48~52岁,约90%的女性在45~55岁之间绝经,平均在大约46岁时进入围绝经期,也就是说女性绝经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有一个过渡的过程。 ▲图片来源:Giphy 这一过程开始于46岁,医学上称之为围绝经期,进入围绝经期可能会出现一些诸如乏力虚弱、易激惹、睡眠障碍、月经紊乱、情绪变化及全身的肌肉关节痛等表现的绝经综合征。欧美女性人群中常见的潮热出汗症状,在中国女性症状变化中排第5位。 除了年龄,我们平时也可以通过以下信号来识别绝经征兆。 绝经的信号 月经改变 首先最常见就是月经的改变,主要是月经周期的不规律。正常的月经周期(即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是21~35天,持续平均4~6天,如果周期变化超过了7天,就被认为是周期紊乱。 当然正常人群可能会因为短时间环境改变或者生活学习压力增大,偶尔出现一次月经周期的紊乱,恢复到正常状态后月经就能正常。 如果一年内出现两三次月经周期不规律,这个月25天来一次,下个月35天来一次,就需要多关注了。 有不少女性会观察到月经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那月经量的变化是不是意味着临近绝经了呢? 其实女性一生中月经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月经初潮及年轻时,经量相对多一些,随着年龄增大,尤其35~40岁以后,月经量就会比二三十岁的时候少一些,这属于正常现象。 随着卵巢功能的减退,激素水平进一步下降,还会出现以下症状。 精神症状 比如易怒、焦虑、记忆力减退、情绪失控等。一点小事就容易暴跳如雷,歇斯底里。这样的表现常给身边的人一种「找茬」「不可理喻」的感觉,自己的内心常常会感到委屈、疲乏、力不从心。出现这些现象的真正原因正是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 睡眠障碍 这也是常见的表现之一,可以表现为失眠睡不着、夜间多梦、早上醒得早等。 ▲图片来源:Giphy 潮热出汗 突然感到发热,从面部或者颈部开始出现,面红耳赤后紧接着大汗淋漓,有时还会伴有心悸,有的人持续十几秒,有的持续十几分钟。自己感觉像是发烧了,但实际体温并不高,症状的出现也不受控制,可以反复出现,有的一天出现几次,有的甚至每小时都有,这种异常的体感会让我们感到特别的不舒服,干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进而影响我们的心情,夜间的出汗还会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 以上就是常见的绝经前会出现的信号。那么在绝经之后,女性又会面临什么问题呢? 绝经之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绝经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还会出现因为激素缺乏带来的远期影响…… 骨质疏松 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骨密度下降得会更快。绝经后,骨密度可能会减少25%或更多,这将会导致患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风险增加。 可以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菠菜或强化谷物来帮助增加钙的摄入。并配合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钙吸收。 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如反复的尿道炎、yin道炎,性生活干涩等) 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会导致阴道组织变得干燥,也会影响尿道和膀胱。如果确实有相关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激素治疗等方法进行改善,千万不要自己擅自用药、用洗剂等,以免加重不适。 此外,绝经后雌激素降低还会导致胶原蛋白丢失增多,皮肤弹性变差;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等)风险增加等。 但大家不要害怕!只要我们正视月经、正视绝经就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可怕。 正视绝经 绝经的年龄、绝经前后的身体症状因人而异。它是我们身体必经的一个阶段。 卵巢内卵泡耗尽后,绝经就会来临,目前医学上尚没有有效预测绝经年龄的办法,也没有延缓绝经的方法。 每个人的绝经进度条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进度快一些,月经乱上一两次就再也不来了,多数人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周期先变短再变长,或者慢慢变长最后没有,还有的甚至要经历淋漓不尽或者大出血,「闹腾」好几年才会绝经。 ▲图片来源:Giphy 中年女性出现了月经由规律变为紊乱,如果再合并有情绪性格的改变、睡眠的异常等等,这个时候应该及时就诊,抽血查激素水平,评估一下卵巢功能,大概就能得出结论。 围绝经期是女性子宫内膜癌的高发时间段,所以并不是大家想的忍忍就过去了,当病情需要治疗的时候,应尽早干预,以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参考文献 [1] Darvish S, Murray K O, Ludwig K R, et al. Preserv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late-onset postmenopausal women[J]. Circulation research, 2025, 136(5): 455-469. [2] 奇点网.绝经晚,有好处!科学家发现,55岁后绝经女性内皮功能更好、心血管疾病风险低,与低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有关[EB/OL].(2025-03-03)[2025-04-21].https://mp.weixin.qq.com/s/rwFd3OtKMB9Tb-4q-hEGGA [3] clevelandclinic.Postmenopause[EB/OL].(2024-08-08)[2025-04-21].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21837-postmenopause 原标题:《不是错觉:绝经早晚真的影响女性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