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阳轻抚上塘古运河畔,和煦的微风送来阵阵花香。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里,上塘街道妇联携手辖区各社区,以非遗文化为纽带,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螺钿的流光溢彩、香丸的馥郁芬芳、锡纸画的童趣盎然,不仅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更在春风里播撒下文化传承的种子,绽放出新时代女性的自信风采。 “螺”光溢彩 “钿”亮美好 蔡马社区联合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拱墅区社区学院,在蔡马大运河幸福家园开设“蜜炼香丸”“螺钿工艺”两项传统非遗体验课。 螺钿妆成翡翠光,紫霞秋澈婺州香。螺钿,作为流光溢彩的非遗传统技法,将贝壳的天然光彩与精湛工艺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深受大家的喜爱。 活动现场,来自社区学院的老师首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非遗螺钿的悠久历史和制作工艺。这一非遗技艺起源于起于商周、兴于唐宋、鼎盛于明清。体验环节,在老师的示范和指导下,体验者们小心翼翼地挑选贝壳片,根据自己的个性构思,亲自动手制作非遗螺钿作品。从挑选螺钿材料,到精心粘贴组合,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与创意。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精雕细琢,一枚枚精致的手工螺钿胸针逐渐成型,多彩贝壳片与金色底座相得益彰,在灯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闻香雅趣 诗意芬芳 香丸,蕴含千年文化与智慧,是对古人的尊重与对生活的热爱。活动伊始,来自社区学院的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制香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各种香料的特性与功效。从沉香的醇厚到檀香的典雅,从龙涎香的神秘到麝香的独特,每一种香料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参与者们听得如痴如醉。 选择合适的香味,混合搅拌捣制好的香粉,滴入粘合剂,轻揉使其均匀至干湿合适的蜜香丸,体验者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纷纷开始体验香丸DIY的乐趣。檀香、丁香、玫瑰、桂枝、茉莉……整个过程制香中,现场始终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让大家仿佛置身于梦幻的花海,沁人心脾。 以锡为纸 以春为韵 锡纸,常用于包装食物、药品、化妆品以及其他化学制品,拥有较好的延展性和热反射性,易撕拉塑形。在善贤社区“善幼美”项目小课堂里,以传承非遗文化为核心,将传统的锡纸画艺术和现代创意巧妙融合,让小朋友们在锡纸上找寻春天的气息。此次的主题是以锡纸雕琢春日花卉,让小朋友们在锡纸画中感知春天来临。 活动开始,老师首先向小朋友们详细介绍了锡纸画这个民间非遗艺术的历史发展,锡纸的特性以及不同花卉的寓意。随后老师鼓励家长和小朋友们动手制作花卉锡纸画。只见锡纸被勾勒出花卉的模样,小朋友们肆意大胆地在锡纸上涂上明亮的颜色,普普通通的锡纸像是被注入了生命力,勃勃生机跃然锡纸上。锡纸画正好弥补了普通绘画中画面过于平整无法表现质感的缺陷,正因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让小朋友们感受到锡纸画带来的魅力。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女性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蔡马社区、善贤社区妇联通过创新活动形式,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不仅丰富了女性的精神世界,更激发了她们的文化自信与创造力。未来,街道妇联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出更多优质活动,助力女性成长,促进家庭和谐,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供稿:上塘街道妇联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