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网

当前位置: 女性网 > 乐活 > 文章页

肾病患者该如何食用海参?

时间:2025-05-16 06:4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3 次
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

患者甲:“医生,我有蛋白尿,可以吃海参吗?”

患者乙:“医生,我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海参能吃吗?”

患者丙:“医生,我尿毒症已经透析了,吃海参能不能增加抵抗力?”

患者丁:“医生,我尿酸一直高,经常发痛风,想吃海参补补身体可以吗?”

在我的日常诊疗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类慢性肾病患者提出此类问题。对于诸多慢性肾病患者朋友来说,此类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们,那今天我们就分析一下肾病患者到底能不能食用海参,哪类肾病患者适合食用,哪类肾病患者不建议或禁止食用。

首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被誉为“海中人参”的药食同源界的明星——海参。其实,海参作为药食两用的海产品,早已被古人认识和了解。在明代以前,古人对海参就有了早期的认知和药用价值的初探,如明代谢肇淛的个人随笔札记《五杂俎》更是道出了海参一名的由来,载有“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的论述,并从食疗价值角度强调海参对“虚损羸弱、产后无乳”等症的补益作用,被视为海味珍品。再如,在《食物本草》(明代·李时珍补遗)中对海参的药食两用价值就有了更加明确的记载,从中医理论角度对其有了详细和比较全面的论述,将其性味归经总结为“味甘咸、性平,无毒,入肾、肺二经”,将其功效总结为“主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去三焦火热”,总结其临床治疗可用于“虚劳咳嗽、肠燥便秘”等症,另外还记载了“以海参配木耳、猪蹄炖服”的食疗方法。及至清代,对海参的药食两用价值与理论阐述更加系统和完善。如清代医家赵学敏在其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其性味功效为“甘咸、温,补肾经,益精髓,消痰涎,摄小便,壮阳疗痿”,主治病证有“虚劳咳嗽,咳血,肠风下血”,“疗溃疡久不收口,煅灰外敷”。该书并详细记述了其炮制的方法,提出“去沙垢,酒浸焙干”以增强补肾之效。再如清代温病学家王士雄在其所著《随息居饮食谱》中,总结海参的滋补特性为“滋阴补血,健阳润燥,调经养胎,利产。凡产后、病后衰老尪羸,宜同火腿或猪羊肉煨食。”该书难能可贵的是还记载了海参的禁忌证为“外感未清、痰饮内盛者勿食”。还有就是清代医家黄宫绣所著的《药性考》中将其功效扩展为“降火滋肾,通肠润燥,除劳祛症”。同时,该书还列举了临床用药配伍案例,提出治“虚火牙痛”以海参切片,配生地、石膏煎服。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志与食疗典籍对海参的记载,在不同程度上完善了对海参的认识。如清代周亮工所著的《闽小记》就对其产地与品质加以阐述,就产地不同有“闽中海参色黑,辽东海参色黄,辽参为贵,补力尤胜”的论述,就食用方法而言有“以鸡汤煨烂,切丝拌醋,大能开胃”的论述。清代章穆的专著《调疾饮食辩》中就病证恢复期的调理方面,有“海参粥”治“老年肠燥便秘,虚不受补者,配粳米、松子仁同煮”等论述,进一步提供了作为药膳应用的证据。

虽然古代的文献给我们提供海参食用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的证据,但我们也要客观公正地看待海参的药食两用的价值,这些文献既有学术上的贡献,比如在海参的归经理论方面,明确了海参“补肾”的核心定位,奠定其“滋先天之本”的药用价值;在配伍经验方面也在不断丰富和逐渐发展,发展出了“海参加羊肉”(温肾)、“海参加木耳”(润肠)等经典药膳组合;在海参的炮制方法方面,更是提出了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如酒制、煅炭等来提高其疗效以适应不同病症的需求。当然,古人对海参的认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一方面,对其认知存在部分偏差,部分医书夸大功效,如《本草分经》称其“杀痨虫”,缺乏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对其食用的禁忌证上认识模糊,对过敏体质、甲状腺疾病等现代禁忌证未作警示;再者就是存在食用剂量方面不够精准,大多数的古代医书上只是提出食用“适量”,缺乏定量指导。

在了解了传统的中医学对海参的认识后,我们再简要地了解了一下现代科学对海参的认识。首先,介绍海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功效,海参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蛋白质含量高达50%-70%,同时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能为多种慢性虚损性疾病提供营养支持。另外其含有易被人体吸收的胶原蛋白,可能促进皮肤修复和关节健康。再者其含有的海参多糖包括硫酸软骨素和岩藻聚糖等,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活性。其所含的海参皂苷具有抗真菌、抗肿瘤等活性。还有就是海参富含硒、锌、铁等微量元素及脂类与不饱和脂肪酸等,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预防贫血及有益于心脑血管健康等功效。当然,并不是海参的所有成分都有益于健康的,它也是高嘌呤、高磷及高碘的食材。其他潜在的作用,如抗炎、调节血糖、生殖健康等,因其治疗功效的证据有限,仍需深入研究探索,故在此不再赘述。

在介绍慢性肾病患者何时及如何食用海参之前,还是先分别从中医和现代医学两个不同的角度概括性地介绍一下海参的适应症及禁忌证。首先,从中医角度阐述海参的适应症及禁忌证,中医主要是通过辨证论治(具体要咨询专业中医师,并不是简单的根据症状选择用药)的方法分析食用海参的适应症,其适应症主要有以下几种中医病证:以“腰膝酸软、耳鸣健忘、性功能减退、遗精早泄”等为主要表现的肾虚证;以“面色苍白、乏力头晕、月经量少、产后虚弱”等为主要表现的气血两虚证;以“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便秘、皮肤干燥”等为主要表现的阴虚燥热证;以及以“久咳气短、食欲不振、易感冒”等为主要表现的脾肺气虚证。海参作为补品符合中医强调的“虚则补之”的原则,所以只有符合虚证时才适合食用,而“实证、热证”等则为其禁忌证,如表现为“肥胖痰多、口苦黏腻、舌苔黄腻”等湿热证或痰湿证不能食用,还有就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冷痛、大便稀溏”等脾胃寒湿证也不适合食用,再者就是表现为“高热、寒战(怕冷)、舌红、脉数”等急性外感热病时也不能食用。总之,中医认为海参适合虚损性疾病(肾虚、血虚、肺脾气虚等)及慢性病调理时食用,而实证、热证及外感证不能食用,要以“辨体质、明虚实、衡利弊”为总的原则。其次,我们再从现代医学角度介绍食用海参的适应症及禁忌证,现代医学认为以下几种情况适合食用海参:免疫力低下者包括术后恢复期患者、放化疗患者及易感冒者;心血管疾病高风险者包括高脂血症、动脉硬化早期及轻度高血压患者;贫血及营养不良者包括缺铁性贫血、产后失血及长期素食者;还有就是患有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及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的糖尿病者作为辅助调理时亦可以食用。同样,从现代医学角度,也有许多疾病是食用海参的禁忌证,比如因其嘌呤含量高,不适合痛风急性期或高尿酸血症者;因其所含多糖可以激活免疫,加重炎症反应而不能用于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亢进状态者;因其高碘能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故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控制者不能食用;肾病患者是否可以食用后文将具体论述。以上这些情况是绝对禁忌证,如有上述任一病症都是绝对不能食用的。另外,还有一些情况需评估后谨慎或限量食用,因其所含多糖有抗凝作用,可诱发出血,故有出血倾向或服用抗凝药物者,如胃溃疡出血、脑出血恢复期及服用华法林或阿司匹林的患者谨慎食用。还有就是海鲜过敏者需谨慎食用,以免引发荨麻疹、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另外,还有部分特殊人群如孕产妇、儿童及部分激素相关性肿瘤(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需咨询相关专业的医生,切不可胡乱食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简而言之,普通大众在食用海参前需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和现代医学检查,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在全面了解了海参的概况后,接下来我们主要针对肾病患者该如何食用海参进行科学指导,并结合中西医观点和临床营养学原则,帮助肾病患者在保护肾功能的前提下既合理利用海参的营养价值,又要尽量避免加重肾病进展。

首先我们要了解肾病患者食用海参的前提条件,主要基于慢性肾病分期的评估结果,如符合慢性肾病1-3期(GFR≥30ml/min)者,可谨慎少量食用,但需严格控制蛋白质总量。如符合慢性肾病4-5期(GFR30ml/min)者或透析患者,原则上不建议食用,因其高蛋白可能加重氮质血症。另外,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需根据每日蛋白丢失量来确定食入量。其次,还要参考肾病患者的具体实验室指标,包括肾功能中血肌酐或尿素氮水平是否稳定,如在波动期不建议食用;还有就是血磷和血尿酸水平是否正常,因海参含磷较高,故高磷血症患者禁用;因其嘌呤含量较高,故痛风或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建议食用。当然,能否食用还要结合肾病患者的中医辨证,证型符合脾肾气虚型者可配伍黄芪食用;符合肝肾阴虚型者可配伍生地食用。如果辨证为湿热内蕴型或水湿泛滥型则属于禁忌证型,这类证型的肾病患者是不能食用海参的。

在介绍完慢性肾病患者食用海参的指征和基本原则后,我们再详细地介绍海参的科学食用方法。对于慢性肾病1-3期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海参,为避免加重肾脏负担要适当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干海参为例,其蛋白质含量约50%-70%,即10g干海参约含有5g-7g蛋白质,慢性肾病1-3期患者按每天每公斤体重食用0.6g-0.8g蛋白质为标准,据此可以计算肾病患者每日总蛋白摄入量。比如一名体重为60kg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的上限为48g,若食用10g干海参(约含6g蛋白质),则需减少等量肉蛋奶等其他蛋白质的摄入。就食用频次而言,如食用干海参,建议每周1-2次,每次5g-10g(泡发后约50g-100g);如食用鲜海参,建议每周1次,每次半条(约30g)。

在明确了慢性肾病患者食用海参的剂量和频次后,再让我们了解一下如何通过优化烹饪方式去除一些海参的非健康成分。对于肾病患者而言要求低盐低磷饮食,对海参的去盐处理尤为重要,尽量选择无盐淡干海参,或泡发时通过多次换水以去除钠离子,避免食用含盐量高的鲜海参。去磷则可通过焯水的方法实现,焯水3分钟就可减少30%磷含量,同时可搭配高钙蔬菜(如油菜)以帮助结合肠道磷。在这里可以推荐给大家一道简单易做的食谱:海参蔬菜粥(大米或小米30g加干海参5g加西蓝花50g),既可以补充优质蛋白又达到了低盐低磷的饮食要求。我还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食材来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如配伍山药可健脾固肾、配伍冬瓜可利水消肿、配伍枸杞可改善肾性贫血等等。另外,为减轻肾脏负担,尽量避免搭配高钾食物(如香蕉、菌菇)、高嘌呤食物(如肉汤)及含盐调味品(酱油、鸡精)。

对于肾病患者而言,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科学的饮食调养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在药物治疗或饮食调养过程中时刻关注自身病情的变化,如在食用海参后出现“尿量减少”或“水肿加重”;或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肌酐上升>20%或血钾>5.5mmol/L;或出现“皮肤瘙痒”(可能提示高磷血症)、或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等尿毒症前兆症状等任何一种情况,需及时停止食用,立刻前往专科医院进行检查和评估肾病进展的原因,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即使在开始食用海参时未出现上述情况,也建议每2周后检测血肌酐、血磷、血钾及血尿酸等指标,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海参食用量。

总之,肾病患者食用海参需遵循“低量、低频、低负荷”的原则。早期肾病可谨慎适量食用,中晚期建议禁止食用;如果可以食用则严格计算蛋白质总量,切勿超量过量食用;必须与主治医生、营养师密切沟通,共同制定个性化的食疗方案,切忌盲目进补。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我们肾病患者同样可以通过合理膳食,达到吃出健康,吃出营养,吃出活力的目的。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25 09:05 最后登录:2025-05-25 09: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