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近日刷屏了,“中国女性堕落导致国家堕落”,“女性强则男人强,则国家强”的言论在网上引起热议。国家堕落是因为女性,国家强大又是因为女性没有给男性拖后腿? 不少中国女性也认同“男女有别” “男性能力天生比女性强”;“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负责挣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这类观点背后是人们对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法国人口研究所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不止是男性,不少女性也认为“男女有别”。 “男女有别”的刻板印象不但存在于中国男性意识里,也扎根在部分中国女性心里。“干得好不如嫁的好”甚至成为不少人奉行的生活哲学,也难怪俞敏洪老师会举出像“女性堕落论”如此不恰当的例子。 中国女性的贡献远不止带孩子这么简单 中国社会中,男性通常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女性只是负责“貌美如花”就可以了吗? 很多男性在家庭中扮演着“甩手掌柜”的角色。经合组织数据显示,除工作之余,2016年中国女性每天平均家务劳动时间2.6小时,而男性仅为48分钟。 中国女性每天照料家庭时间约是男性的3倍 除了照料家庭,调查人群中,教育孩子上“妈妈为主”的比例为40.3%,“爸爸为主”的为11.6%,“隐形爸爸”在中国家庭非常普遍。 不少发达国家的女性,承担家务同时会得到与工作相当的收入;生孩子后,从奶粉钱到孩子学费生活费也有政府买单。女性承担家庭事务也可以获得相应回报。但在中国,女性们除了完成家务、相夫教子,很多人也和男性一样养家糊口。 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63% 位列全球第一 世界劳工组织估计,2016年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超过63%(世界平均水平不足50%),位列世界第一。 在劳力总量分布上,中国女性与男性接近于1:1。对于今天的中国女性来说,“男主外,女主内”这句话似乎并不适用,事业家庭两手抓才是常态。 女性经济,促进中国消费增长的“秘密武器” 中国女性不仅在生产和工作上贡献着劳力和脑力,同时也是各消费平台的重要客户,她们强大的购买力是推动中国经济进步的“秘密武器”。英国《卫报》指出,53%的中国女性拥有自己的银行卡,76%的女性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不少家庭中女性掌管钱袋,她们每年在国内的消费高达3万亿美元。 虽然中国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上承受着巨大压力,但她们对生活仍保持乐观。2016年,超过六成(63.5%)被调查女性感到幸福,幸福感分值为73.9分。纽约工作生活政策中心(Centre for Work Life Policy)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女性是全球最有上进心的女性,她们总是在努力做到更好,希望能给家人更好的一切。 很多当老婆、当妈、当媳妇的中国女性在工作、家庭、消费的贡献都不输男性,她们应该拥有更多的尊重和掌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