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处于17岁花季的小蕾突然右侧手、脚瘫痪,双眼向右凝视,说话含糊不清、没有逻辑,父母紧急将其送往厦门市第五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小蕾突发脑梗死,脑卒中团队紧急为其进行手术取栓,术后,上述病症有所缓解,小蕾也恢复了正常生活。 小蕾上午上学时就感觉不太对劲,明明昨天还好好的,也没有摔着碰着,但今天右手突然抬不起来也写不了字了,右腿也失去了知觉。中午回家后,她和父母说了这个情况,但说出来的话颠三倒四的,眼神也不太正常,小蕾的父母吓出一身冷汗,紧急带她到厦门市第五医院就诊。 神经外科主任崔立山博士接诊后,为其完善相关检查,查体发现小蕾右侧肢体肌力零级,属于完全瘫痪的状态,伴有混合型失语,双眼向右侧凝视,右侧巴氏征阳性。颅脑CTA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M2段交界处重度狭窄,远端分支减少,侧枝血管形成,考虑脑梗死。和家属沟通时,崔立山博士还了解到,小蕾在1岁时诊断出房间隔缺损,至今未进行治疗。 ▲术前 在和家属沟通过后,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李金库、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才文在崔立山博士的带领下,为小蕾行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全脑血管造影术,术中造影证实了她是因为室间隔缺损、三尖瓣有赘生物、心内膜炎导致急性脑栓塞,脑卒中团队用支架透析取栓,手术非常顺利。 ▲术后 术后第一天,小蕾双眼凝视消失,右侧肢体肌力恢复到四级,对话清晰。 卒中救治过程中,“时间就是大脑”,厦门市第五医院脑卒中团队的精准医疗与团队协作,成功挽救了年轻生命。厦门市第五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李金库表示,小蕾送来得很及时,治疗效果很好,若没有及时送医,小蕾或许有永久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风险。 此次小蕾突发脑梗死,主要是因为其心脏病史——房间隔缺损导致的,术后,医院脑卒中团队根据小蕾的病情,组织了心血管内科、康复医学科、胸心外科、感染科、超声科、放射影像科、妇科等多学科会诊,制定了详实可行的系统性治疗方案,以降低其未来再次栓塞的风险。 小蕾是因“感染性心内膜炎(IE)” 导致的急性脑梗死 感染性心内膜炎常由 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引发 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脱落形成栓子 堵塞脑血管 引发缺血性卒中 神经外科崔立山博士提醒 年轻患者出现此类情况需警惕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或静脉药物滥用等潜在风险。 术中为何选择机械取栓而非溶栓? 1.溶栓禁忌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心内赘生物可能合并细菌性动脉瘤,溶栓药物(如rt-PA)会增加颅内出血风险,故属于相对禁忌症。 2.机械取栓的优势 直接清除血管内栓子,快速恢复血流,适合大血管闭塞(如大脑中动脉)。 时间窗较宽(6-24小时,需影像评估可挽救脑组织)。 避免溶栓药物对感染病灶的潜在影响。 术后管理: 抗感染与心脏干预 1.抗生素治疗 根据血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头孢曲松),疗程通常4-6周,根除心内膜炎感染源。 2.心脏评估 术后需超声心动图评估瓣膜损伤程度,严重者可能需手术修复或置换瓣膜。 3.神经康复 早期介入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减少卒中后遗症。 医生提醒 年轻人卒中的特殊风险 心源性卒中:年轻患者突发卒中需排查心脏病因(如卵圆孔未闭、心内膜炎)。 症状识别:快速识别“FAST”(面瘫、肢体无力、言语障碍、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预防措施:口腔卫生、避免滥用药物、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干预。 原标题:《震惊!花季少女,心脏病致脑梗死!医生紧急提醒→》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