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热闹,深度谈人生。揭穿职场真相,解码人生困局。你笨算我输。 你所看到的那些惬意、闲适、无拘无束、不受金钱困扰的慢生活,其实都是人生给予自律的奖赏,是生活某一个甜美的瞬间,并不是全部的日常。 作者:Jenny乔主创团 来源:Jenny乔(ID:Jenny-Qiao-Love) 春暖花开之时,朋友圈的女生们又闲不住了。 去年喊着不瘦十斤不换头像的女孩们,又发起了新一轮的减肥战役:瘦大象腿、练天鹅臂、改善斜方肌、虐出小蛮腰…… 就连b站上的减肥视频,排名都迅速提高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 不过在人数众多的瘦身行动中,你也可以很轻松地分辨出不同的派系。 她们有着不同的理念和风格,也自然,收获了不同的减肥结果。 1、“嘴”强王者派 常见操作:吃完这顿我就开始减肥。 这类朋友最大的特点就是,减肥永远挂在嘴边,但也只是挂在嘴边,几乎不付出一点真情实感的努力。 刷着朋友圈里朋友秀的马甲线,把壁纸和锁屏都换成超模,头像也改为“我要瘦成一道闪电”。 有这种心态的朋友几乎全军覆没,从来没摘得减肥胜利的果实。 因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方法必然是不靠谱。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模型,饮食需求是最底层的需求,而减肥需求,属于第四或者第五层需求。 马斯洛认为,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才有可能去追求高级的需求。反之,如果底层需求不被满足,那么追求高层需求就很困难。 也就是说,如果饮食这个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不被满足,经常挨饿的话,就会有缺失感,去减肥是不靠谱的。 所以首先,寄希望于纯靠控制饮食来减肥,本身就阻力重重。 其次,“吃完这顿就减肥”,换言之就是,“下一顿就不能怎么吃了”。 心理学家弗瑞茨·海德认为,不让自己吃想吃的食物,会增强对这种食物的渴望,并随着禁止程度的加深,使你更加冲动。 因为害怕将来会有缺失,你可能还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过度饮食冲动。 在给自己定的最后一餐中,报复性狂吃,直到肚子胀得难受。 如果你有这种心态,不妨适当在饮食上放权。 当然,“嘴”强王者还有第二大特点:光看不做、拖延严重。 在各类减肥视频和贴文底下你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看了就是做了!”、“马了!”、“去我收藏夹里落灰吧!”。 或者看完视频冲动之后,买好了各类运动装备:瑜珈垫、健腹轮、跑步机、速干衣、运动鞋、运动水壶、运动手环、运动臂包…… 一周之后,瑜珈垫成了孩子的玩具垫,健腹轮成了老公的足疗器,跑步机上杂七杂八挂满了晾晒的衣服。 毕竟现在有超六成的人都是“口头积极者”,这种现象再常见不过。 我们下意识会认为这是行动力不强导致的,但深层次分析,可能有很多种原因导致这个结果。 比如,减肥目标欠思考,立的目标不切实际。看到别人瘦了就跟风想要减肥,三分钟热度之后,又拿不出适合自己的方案。 或者减肥是为了做一个积极的表面样子,自己其实并不真的需要减肥,因而只是喊喊口号而并不愿意行动。 所以“嘴”强王者们,别再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自己了,找到正确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玄学减肥爱好者 常见操作:转发各种照片,然后祈祷肥肉升天。 减肥无非两句话:多动腿,少张嘴。 然而为了多吃两口,少动一点,现代人还是折腾出了无数的减肥方式。 从一开始的点穴减肥,到后来的各类减肥仪,被雷人产品割完韭菜后,玄学减肥爱好者开始迷信转发各种照片和帖子,并且编一些段子来消遣着骗自己。 为脑洞鼓个掌,减肥人士可千万别信。 不过玄学减肥方法也并非全部错误,有些你以为是段子的减肥方法,其实真的有科学依据。 日本一个深夜节目《summers的神疑问》,曾经做了一项实验:如果每天对想减肥的人说「你瘦了?」会不会真的有减肥效果? 听起来很荒谬,但更荒谬的是,这居然真的有效果。 节目找来一位在居酒屋工作的单身女性。工作人员安排了她的朋友以及居酒屋客人、员工共30人,每天轮流对她说她瘦了、脸变小变有光泽了。 起初她听到时连连反驳,然而在客人离开后,她开始在意自己的外表。 本来她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却突然开始戒酒。本来不爱运动,平时的消遣就是吃零食看漫画,但到了实验后期,她居然到健身房咨询,并且做了5个小时的运动。 最后她成功在两星期内,瘦了一公斤。 专家解释说: 当一个人不停听到「你变瘦了」,会让她开始在意与身材、体重有关的事物,并渐渐相信自己真的瘦了。而为了配合这个想法,人们更会做出相应的举动,就像这位女孩突然戒酒、跑去健身房,因为认为自己瘦了而产生正面情绪,成为推动她减肥的动力之一。 所以下次再看见你的玄学减肥朋友,别急着打击,先来一句“你瘦了”,给她鼓鼓劲吧。 很多人把减肥当做一生的事业。生命不息,减肥不屈。 毕竟我们都不想让自己美丽的灵魂,被肥肉紧紧包围。 也因为经历过很多辛酸的瞬间,在那一刻下定决心要开始改变: 回家路上的帅小伙和我搭话,不是劫色要微信,而是想让我游泳瑜伽普拉提; 去买衣服,导购来了一句“这件大号有的”; 或者更惨一点,因为肥胖而遭遇过爱人的抛弃。 我们都清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解决方法只有自律这一条路。 但几乎大多数人都只能间歇性自律,坚持一会,又放弃一会。 况且饮食是我们的本能,自律,还需要花大力气驯服本能。 而放弃很容易,只要懒一下一切都可以被暂时“解决”。 所以最后又选择了逃避。回避问题,拖延问题,寻找替代品,告诉自己其实胖也是一种美,或者看一下减肥过度的人来自我安慰。 所以,人们并不是因为不自律而懒,而是因为懒才变得不自律。 真正自律的人,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定下的目标,诚恳对待现状,并且狠得下心。 他们不止善于自我约束,更善于长期自我约束。 内心好比装了个闹钟,而准时给闹钟上发条的人,正是他们自己。 那真正自律的人是什么样呢? 3、自律级行动派 常见操作:在沉默已久的朋友圈,突然发出一组男默女泪的减肥对比照片。 这类狠人,拥有常人无法想象的自控力。 她们又名“心算大师 · 数学家 · 减肥王”。 先是在手机里下载了好几个食物热量计算APP,一吃饭就摸手机,天天计算卡路里。 后来习惯成自然,对于常见食材热量已经做到心中有数,只吃精挑细选过后的健康食品。 比如“白菜萝卜快吃起,准能瘦成章子怡”,再比如,“玉米窝头手中拿,必然瘦成林青霞”。 为了对抗食欲,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会看吃播,看屏幕里的人吃饱了,假装自己也吃了。 早餐:番茄1个/鸡胸肉/蔬菜/红薯1个 午餐:鸡胸肉沙拉/低脂牛奶 下午3点:香蕉1个/煮鸡蛋蛋清3个和蛋黄1个 下午6点:红薯1个/鸡胸肉/蔬菜 晚上9点:香蕉1个/煮鸡蛋蛋清2个和蛋黄1个/核桃3个 每日摄取卡路里大约1387Kcal,真的太狠了。 最强的是她们不仅吃的少,还能保证一定质量的运动。 新西兰红人Simone Anderson,用两年时间从168公斤成功减至83公斤。先是上了报纸,再上了电视,在社交媒体中享誉全球。 我们经常有这种感觉:吃得多了,身体变重,运动时更加使不上劲,并且整个人更容易变懒。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当时是你,承受着自己将近350斤的重量,还有动力走进健身房吗? 而减肥期间,她几乎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去健身房运动。 经过长时间科学节食和运动,Simone虽然成功瘦了下来,但是皮肤因为长期支撑大量脂肪,变得松垮无力。 所以她丝毫不敢松懈。 她很清楚,要维持如今的身材,避免复胖,必须递增训练强度和增加负重。 甚至把家附近所有的地方都开发成可以健身的场所,以便随时开始运动。 由于减肥前后变化过大,她甚至一度遭到网友质疑。然后她拿出皮肤松垮的对比图,让所有质疑者闭嘴。 现在的她,通过几次手术,逐渐拥有了健康美丽的皮肤。 你所看到的那些惬意、闲适、无拘无束、不受金钱困扰的慢生活,其实都是人生给予自律的奖赏,是生活某一个甜美的瞬间,并不是全部的日常。 这类行动派,凭借着高度的自律,最终获得了想要的自由。 在被动出生之后,重塑自己,二次出生。 为什么我们更佩服能够自我约束的人? 在《少有人走的路》中,作者M·斯科特·派克完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说:“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 自律的本质,其实就是爱自己。所以我们欣赏自律的人,是钦佩他对于自我价值的一贯肯定。 有人减肥之后分享:“当自律变成一种生活常态,你会获得满足感,并且会感谢你每天付出的一点点努力。” 自律,真的能让人生开挂! (扫码看直播) 订阅咨询:国宏老师 010-88232893,微信:13611104780 原标题:《被减肥毁掉的中国女孩》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