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时尚的低领衫、精致的锁骨链,本该是颈部的加分项,却被几颗“肉色小天线”抢了风头。它们细长带蒂、顶端粗糙,不是普通的皮肤疙瘩,而是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丝状疣。 丝状疣的形式及分布。典型丝状疣形似倒立的火柴棒,基底细长如蒂,顶端粗糙分叉,直径通常1-3毫米,颜色接近肤色或稍深。因其表面角质增生,触摸时会有轻微刺手感,密集生长时犹如“皮肤上的麦田怪圈”。它们通常会分布在颈部、眼睑、嘴唇周围,腋下是其“大本营”,甚至可能“偷袭”乳房下缘或腹股沟。 丝状疣传染吗?传染。丝状疣的幕后黑手是HPV,一般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直接接触,手抓挠患处后触碰健康皮肤;间接传播,与患者共用毛巾、剃须刀等物品;皮肤破绽,蚊虫叮咬、剃须造成的微小伤口,为病毒打开了“绿色通道”。 丝状疣易感人群。熬夜党、慢性病患者、孕期女性、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这些人因免疫力“防线”薄弱,更易被病毒突破。 科学剿“疣”指南。物理剿灭法:冷冻治疗,通过急速低温让疣体细胞“冰晶化”,此法适合小型疣体,通常需2-3次治疗,可能遗留短暂色素沉着。激光灼烧:精准气化疣体,适合根蒂较深者,术后需保持创面干燥以防感染。药物渗透战:通过药物逐步“溶解”疣体角质,适合不耐受物理治疗者,治疗时间比较长。 丝状疣的预防。管住手:避免抓挠,修剪指甲以减少无意间传播;分区护理:丝状疣区域毛巾单独使用,避免与身体其他部位混用;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富含锌(牡蛎、坚果)、维生素C(鲜枣、猕猴桃)的食物;避免潮湿:运动后及时擦汗,颈部折叠处(如项链遮挡部位)保持干燥。 丝状疣虽不致命,却是HPV病毒在皮肤上的示威。及时规范治疗,并做好日常科学防护,才能让这些“小天线”彻底消失。若疣体突然增大、出血或颜色变深,务必尽早就医排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