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试管婴儿过程简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一、优势分析 (1)技术进步 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诞生。我国在这试管婴儿方面的工作相对起步较晚,大陆地区首例试管婴儿于1988年3月10日诞生,目前我国试管婴儿技术已经成熟稳定。随着世界首例Malbac胚胎全基因组测序试管婴儿在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胚胎植入前临床诊断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辅助生殖技术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患者适应症不同,试管婴儿具体方案的选择也不同。一代多为解决女性不孕问题,二代多为解决男性不育问题,三代是为了解决染色体异常和基因遗传病问题。 一代、二代、三代试管婴儿核心技术与适应症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试管婴儿”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由实验室的试管代替了输卵管的功能而称为“试管婴儿”。尽管体外受精原用于治疗由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症,现已发现体外受精对由于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精子异常(数目异常或形态异常)引起的不孕症,甚至原因不明性不孕症都有所帮助。研究显示一个周期治疗后的妊娠率在40%左右。 试管婴儿适用人群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成功概率逐步提高 从20多年前“试管”婴儿诞生到今天,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因为各项技术的成熟,包括细胞培养液的完善,也包括医务人员经验的丰富,“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提高,从原来的20%~25%左右已经提高到60%甚至更高的水平。 二、劣势分析 (1)试管婴儿牌照获取难度大 2007年监管权力下放至省级卫计委,但审批仍较为严格。试管婴儿牌照获取难度大且申请周期时间长,对医院、医生、技术和质量层面都有着较高的标准。 试管婴儿牌照申请流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获批试管婴儿中心数为327家。2020年H1我国获批试管婴儿中心数为399家。 2007-2020年我国获批试管婴儿中心数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成本效益高 获得每一个后代的成本高。做一次人工受孕需要2~3万人民币,受孕率15﹪。多次的话,受孕率能提高至37%左右,甚至更高。 医院试管婴儿费用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行业发展有待进一步规范 地下精子库的不规范增加了人工授精的许多伦理问题。有些机构对精子没有严格把关,精子来源不明。无法保证胎儿质量。 (4)对女性生理干扰较大 刺激排卵导致卵巢反应低下,易出现于卵巢功能早衰,年轻女性于40岁以前闭经、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少尿、腹水、胸水、电解质紊乱、高凝状态、肝肾功能损害、血栓形成、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发生率为0.6﹪~14﹪。 三、机遇分析 (1)需求增多 由于首次生育平均年龄上升、高龄孕育女性卵巢功能衰退、人工流产带来的妇科问题、环境污染、工作与生活平衡不良及其他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我国不孕不育率不断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孕不育率的增长促使试管婴儿需求增多。 自然环境与工作压力对不孕不育的影响因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显示,我国不孕不育率由1995年的3%上升至2018年的15%。预计2020年我国不孕不育率达20%。 1995-2020年我国不孕不育率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我国试管婴儿市场规模为763亿元。随着需求增多,预计2025年我国试管婴儿市场规模将达1238.4亿元。 2018-2025年我国试管婴儿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资金补贴 我国部分省份通过设置公益基金等方式,对“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予以适当补贴。我国目前已经有辽宁、陕西、湖北、广西、福建、漳州、内蒙等地区对于试管婴儿有补助政策。 部分省份试管婴儿报销政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积极探索商业孕育保险制度 国家近年来也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推出针对“不孕不育”辅助治疗的保险产品,将“不孕不育”辅助治疗的检查检验费、药品费、治疗费、胚胎移植手术费及“不孕不育”辅助治疗导致的部分危重疾病、辅助生殖并发症等纳入医保范围,一定程度上减轻“不孕不育”患者的医疗负担。易安财险的“易孕保”是我国首款可报销试管婴儿的保险,由百健和易安保险合作,能够承担取卵到胚胎移植过程的费用且保险期限额内无限次理赔,该保险的合作辅助生殖医疗机构达26家。 (4)鼓励生育政策相继出台 自从三胎政策正式出台后,在促进“生、养、育、学”等领域陆续出台各项利好政策。2021年7月28日,四川省攀枝花市首次在全国率先提出“本地户籍二孩、三孩每月发500元补助”的政策,预计未来围绕着促进生育等重大利好措施将逐步出台。三胎高龄产妇增加随之而来的是高龄不孕症患病率的提升,试管婴儿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四、威胁分析 (1)政策与监管环境持续趋严 试管婴儿属于辅助生殖技术之一。辅助生殖技术为限制性应用领域,准入壁垒高,政策监管日趋严格。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发布《辅助生殖技术随机抽查办法》、《关于加强辅助生殖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管理的若干规定》,旨在加强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事中事后监管,防范辅助生殖技术应用风险,提升监管效能,促进辅助生殖机构依法依规执业。 我国辅助生殖行业相关政策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成功率受多方因素影响 “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取决于很多方面,取决于内分泌及实验室的条件,取决于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当然也取决于病人的年龄,病人的子宫和卵巢条件以及有没有其他的疾病等等,这都是影响成功率的因素。比如受女方年龄的影响,这是一个最大的影响因素。在25岁到35岁的女性“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要高于30%~40%的平均水平,有的能达到50%,或者更高一些,但是到了35岁以后成功率逐渐下降,到40岁只达到20%左右,原因是年龄大了以后,卵的质量和数量都有所下降。 影响试管婴儿能否成功的因素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zlj) (3)多胎妊娠风险 胚胎移植并不能保证种一个成一个,医生为了保证成功率,往往想多种几个。因此在试管技术中,双胞胎,乃至多胞胎的现象十分普遍。中国卫生部专门为此出台了操作规范,明确要求,有试管婴儿需求的产妇,35岁以下的,第一次胚胎移植的,只允许移植2个。35岁以上或者不是第一次移植的,最多不能超过3个。但即便是3个,也被认为过多。多胎妊娠的孕妇并发症多,早产发生率及围生期死亡率高,属高危妊娠范围。 (4)健康风险 目前,科学家还无法准确地解释为什么试管婴儿出生后会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一些辅助生育学(IVF)专家指出,与试管受精相关联的疾病问题的高发率可以追溯到创造孩子胚胎时所用的卵子的缺陷。研究显示,在做试管受精而备的卵子中平均有42%携带基因变异,这会让创造出来的胎儿难以顺产。 (5)先天缺陷风险 试管婴儿存在先天缺陷的可能性是普通婴儿的两到四倍。试管婴儿发生先天心脏缺陷的可能性是正常婴儿的两到三倍、天生唇裂的风险是普通婴儿的两倍,先天肠胃缺陷的风险是普通婴儿的四倍。即使风险更高,但这些生理缺陷确实发生在试管婴儿身上的案例依然很少见,且还不清楚风险攀升的致因。 (5)存在胚胎筛选争议 试管婴儿技术的初衷并非是通过胚胎筛选“设计”婴儿,达到有选择地决定胎儿的性别,肤色,携带致病基因等目的。但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会让基因筛选在不久的将来愈演愈烈,最终变成从相貌、智力等方面对人类胚胎实现进行筛选,变成名副其实的设计出生的婴儿。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试管婴儿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规模现状与未来商机预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