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板栗 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出门游玩,没走几步,就感觉裤子打湿了,垫尿不湿吗,太难了!!” “生完孩子后,比‘游泳圈’更可怕的是——打个喷嚏就漏尿了!” “大便时,下面有个乒乓球一样的东西掉出来,好恐怖!” 很多产后女性咳嗽、打喷嚏、提重物上下楼梯、甚至大笑小便就出来咯……产后漏尿、尿频尿急、子宫脱垂这些难言之隐让她们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这些由于产后盆底肌损伤出现的难言之隐,总结起来就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这到底是种什么疾病,有哪些症状呢?只有怀孕生产的女性才会面临吗?如何进行盆底肌的恢复呢?小康妹儿邀请到「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泌尿盆底外科 刘玉镐医生」来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到底是怎么回事? 盆底肌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像吊床一样,承托和支撑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 这是分娩后女性比较常见的疾病,对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除已婚已育女性外,部分产后女性保健工作不到位,太早就做一些较为激烈的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也可能会加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刘玉镐医生提醒,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不是婚育女性的“专利”—— √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固定盆底的韧带和肌肉会逐渐松弛,中老年人群也会被它找上门; √ 没有怀过孕的女性也可能有盆底肌功能障碍:如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漏尿的概率就会比正常体型女性大。 哪些信号告诉你应该重视它了? 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主要表现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的时候,或是活动时出现尿失禁,如打羽毛球或稍微活动下,甚至是走路走快了也会出现尿失禁情况。 刘玉镐医生指出,咳嗽、打喷嚏时出现尿失禁情况,属于轻度症状,可以通过盆底康复治疗帮助恢复;而活动、甚至走路时出现的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一般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完全治愈,创伤小,恢复快,花费也较少。 盆底脏器脱垂 有些病人会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两种疾病,这时,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有可能会被隐匿,因为脱出物会压迫尿道。对于此类患者可以同期手术治疗。 刘玉镐医生提醒,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中重度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微创手术来治愈,但我们不建议年轻女性尤其是有二胎计划的女性进行手术,具体需要专业医生来评估。 这样做,可帮助恢复盆底肌 凯格尔训练是治疗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也是盆底手术术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同时对于预防盆底功能损伤也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凯格尔训练对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显著。 如果觉得自己训练麻烦的话,也可以前往医院接受专业医生指导的盆底康复治疗,配合专门的仪器,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盆底肌康复训练要点是,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如憋尿状)。正确的方法是收缩会阴和肛门,避免腹部、大腿内侧、臀部肌肉收缩。 以臀部上提、收缩肛门的方式为主,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150-200次,6-8周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1. 因人而异,自己选择合适的动作与体位。 2.循序渐进,合理控制时间(高张力患者不宜长时间收缩,要学会放松)。 3.配合腹式呼吸,收缩与放松相结合。 4. 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比如坐在办公桌边工作时、等公交时、睡前……都可以来一组。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