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修复之骨盆的改变与维护
2024年01月05日10:45 |
骨盆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保护盆腔内脏器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女性生育可能会让女性的骨盆位置发生改变。今天就跟着重庆五洲妇儿医院妇科门诊副主任医师黄艳君一起来了解一下生育对女性骨盆的影响,以及如何维护骨盆健康。 女性生育可能会对骨盆产生哪些影响? 骨盆前倾 骨盆前倾时,骶骨会向后上翘,造成塌腰翘臀,腹部隆起。骨盆前倾会导致腰椎生理曲度变大,从而大大增加腰椎间盘的负压,久而久之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甚至腰椎滑脱等腰椎病。 产后长短腿 长短腿是比较普遍的,分为结构性的长短腿(真正的长短腿),和功能性长短腿。结构性长短腿一般是由先天性的、急性的损伤、骨折引起的。功能性的长短腿,一般是由肌肉、足踝、骨盆影响引起的。绝大部分人是功能性的长短腿。 耻骨联合分离 耻骨位于大腿与腹部的交界位置,连接它们之间的韧带及纤维软骨组织就叫耻骨联合。正常情况下,耻骨联合间距为4mm—6mm,孕期增宽2mm—3mm。 妊娠期孕激素及松弛素作用下,孕妇的韧带变松弛,骨盆前方两侧耻骨纤维软骨联合处,因外力而发生微小的偏移。表现为耻骨联合距离增宽、扭转而出现局部疼痛,下胺抬举困难等功能障碍的软组织损伤性疾病。 分离的耻骨联合是有自我恢复功能的,但是,如果耻骨联合分离过大或上下错位,引发疼痛、肿胀,甚至影响抬腿、下蹲、走路等,那就需要及时就医,看看是否需要骨盆修复了。 盆底肌康复=骨盆康复? 盆底肌康复与骨盆康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女性的盆底是由盆底肌构成的主动支持系统、筋膜等结缔组织构成的被动支持系统、骨骼及韧带构成的混合支持系统共同构成。产后是否需要进行骨盆和盆底肌的康复,需要通过专业的测评,根据不同的情况,再进行康复治疗。 产后骨盆的修复可以有效托起盆腔内的器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盆底肌的压力,辅助盆底肌恢复。而强健的盆底肌可以帮助骨盆保持稳定性,所以,如果有骨盆问题,一般需要先修复骨盆。 骨盆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1、保持正确的站姿及走姿有助于保持骨骼的平衡。 2、日常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二郎腿”等不良坐姿。 3、避免负重行走及突然发力地举起重物。 4、保持良好的营养,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补充钙剂。 5、保持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 6、正规医院进行骨盆检测评估,了解自身骨骼状态,及时进行骨盆修复。(重庆五洲妇儿医院)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陈易、刘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网专稿
重庆首届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圆满落幕
人民网重庆11月30日电 (陈琦)11月29日,重庆市首届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赛决赛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