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女性曾经靠用男性笔名发表文章、穿男装出入上流聚会等形式来发出自己的声音。到了新世纪的今天,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崇拜男性风格的心态已经改变。世界顶级时尚杂志《Vogue服饰与美容》四月号深入解读了这个业已到来的"新强势女性"时代:现代成功女性必须兼具"男性"与"女性"两方面的特质,既有女性的温柔、感性、漂亮、处事婉转、持家有道的天性,也具备理性、独立、阳刚、内心强大、甚至霸气的男性特质;而她们的着装,也刚柔并济,自由挥洒着"男性酷"和"女性美"。 女生男相爱乔装 历史上"女扮男装"的传奇女子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乔装成"男人身份",得以行使当时社会里女性没有的权益,她们之后的成败功过也因此受到更多的关注。她们内心的"男子气概"也为追求平权的女性,开拓了新的社会模式。 在风气严谨、以男人为主导的19世纪西方文坛,不少敢于挑战旧传统的有志女青年,用男性笔名发表文章,赢得社会地位。Amandine Aurore Lucile Dupin在与小说家Jules Sandeau发生露水情缘之际,共同写作署名J. Sand。从此她就以"George Sand"男性笔名发表浪漫小说,女扮男装地出入禁止女人参与的上流聚会,引人侧目地走红法国文坛。她温婉诗意朴实的笔触,关心女性、弱势、农民群体在社会上所受到的不公平问题,成为女权主义的先驱。 雌雄同体,能文能武 男装女穿的中性时尚,起步相当艰难,甚至是痛苦的。1966年,Yves Saint Laurent首次推出Le Smoking套裤装,代表强势、阳刚、简约的中性美震撼了女装界。当年穿套裤装的时髦女们,却因此被巴黎和纽约的高级餐厅酒店拒之门外。随着女性经济独立的普及化,女人在工作场所与男性并肩作战共同竞争,拒绝继续当花瓶。80年代Giorgio Armani式的Power Suit(女强人套装裙)诞生,垫肩、直腰身,刻意淡化女性的千娇百媚,试图将焦点从胸部大腿,转移到女人的办事能力。现代社会越来越提倡男女平权,过去"男主外女主内"以性别区分职责的界线越来越模糊。过去面对危机一贯逞强的美国前第一夫人Hilary Clinton,从竞选总统候选人到当上国务卿,说到动情处眼泛泪花的亲和力,最俘虏人心。 女人心理的Dandy & Lady两面性 女人在职场上跌打滚翻后,渐渐明白,"成功"只是镜花水月,生活幸福舒适才真正如获至宝,而这些其实跟"女强人"并没有绝对的关系。已练就的雌雄同体,亦无需即时剥离,不妨尽情随意地发挥女性天赋或男性潜质,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不必约束。这正是男性面与女性面在内心漂游的妙趣,产生的化学作用,最难意料,也造就了人与人的不同。纵观国内娱乐圈,一线女星的天后尊称已经不够瞧,取个豪迈的爷们儿别号才是真爱:范冰冰"范爷"、周迅"周公子"、李宇春"春哥",地位霸气超然。用极端的方式展现自己男性化、女性化,不仅需要穿者的勇气,也考验社会的强大包容性。 女版Dandy有个专有名词"Quaintrelle",最早泛指奇装异服的女子。但是基于Dandy是最容易被女人直接据为己有的男装元素,如今女装世界里,Dandy成了是做帅气男装打扮的"潇洒小姐"。意思是,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精心算计的、趣味俏丽的男装扮相。 Dandy Icons Marchesa Luisa Casati(1881 - 1957) 20世纪的传奇女子Marchesa Luisa Casati,少女时代开始继承了富可敌国的遗产,一生沉迷于天马行空的穿着打扮。 Marlene Dietrich (1901 - 1992) 离好莱坞绝世美女有一段距离,但是Marlene Dietrich不论穿什么衣服,混身上下都散发了一种冷眼看世界的孤傲气质。 Coco Chanel(1883 - 1971) 以男装休闲服为灵感创立时装屋的Coco Chanel,把女装从单纯的装饰艺术中解救出来。 Yves Saint Laurent's Le Smoking by Helmut Newton (1975) 1966年,Yves Saint Laurent首次推出吸烟套裤装,代表强势、阳刚、简约的中性美震撼了女装界。 Diane Keaton in 《Annie Hall》(1977) 伍迪.艾伦自导自演的电影《Annie Hall》,女主角Diane Keaton片中服饰全部出自Ralph Lauren(部分还是她的私货)。 Tilda Swinton 拍文艺片出道的Tilda Swinton,在90年代初的成名作《Orlando》里扮演一位四百多岁、一朝由男变女的奇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