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女性健康 了解生理周期知识 《 大河健康报 》( 2024年11月08日 第 A06 版)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长山中心卫生院 李晓燕 月经,又称月事、例假,是女性生殖系统周期性变化的外在表现。从青春期开始,女性的卵巢逐渐成熟,开始周期性地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些激素的变化,促使子宫内膜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好准备。如果没有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就会在激素的作用下逐渐脱落,伴随着血液从阴道排出,这就是月经。 完整的月经周期通常为21~35天,平均约为28天。月经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月经期 一般持续3~7天。在这个阶段,子宫内膜脱落,血液和组织碎片排出体外。女性可能会感到腹部不适、腰酸等症状,这是由于子宫收缩和盆腔充血引起的。在此期间,女性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卫生巾,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以防止感染。 卵泡期 在这个阶段,卵巢中的卵泡开始发育,分泌雌激素。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逐渐增厚,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准备。同时,身体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白带增多、性欲增强等。卵泡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为10~14天。 排卵期 当卵泡发育成熟后,就会破裂释放出卵子,这一过程称为排卵。排卵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 黄体期 排卵后,卵泡壁塌陷,形成黄体。黄体会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维持子宫内膜的厚度。如果卵子受精并着床,黄体就会继续存在,为怀孕提供支持。如果没有受精,黄体会逐渐萎缩,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再次脱落,进入下一个月经周期。 了解月经周期的规律,对于女性的健康至关重要。首先,月经周期可以反映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如果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痛经等,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如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其次,月经周期也可以帮助女性做好生育计划。通过监测月经周期,可以确定排卵期,提高受孕的概率。 此外,在月经期间,女性的身体比较虚弱,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休息。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同时,要避免吃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腹部不适。还要注意休息,保证睡眠充足。 总之,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了解月经周期的规律,对于女性的健康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