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痔疮“摸鱼” 还是肠道“报警”? 熬夜撸串、久坐的打工人 总以为便血是“菊花的小脾气” 却不知这可能是肠癌的“红色警报” 医生提醒 别让“痔疮”背了癌的锅 40岁后体检加项肠镜 早查早治才是“健康密码” 今天就来拆解这“血色谜团” 你的每一次忽视 都在给健康打“危险补丁”! 近期,我院胃肠外科收治了多例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均有1-2年不等的长期便血病史。然而,他们都误将便血归因于痔疮而未予重视,仅通过口服药物或在私人诊所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由于症状未见好转,最终来院就诊后被确诊为直肠癌。 一、便血≠痔疮 可能是直肠癌的“警告” 痔疮和直肠癌都会引起便血,但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痔疮是一种良性疾病,而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注意!!! 肠癌早期非常隐秘,难以被发现,而痔疮、肠癌都会引起便血,很多人将肠癌误认为是痔疮,因此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医生提醒,如果出现持续或不明原因的便血,尤其是伴随其他症状时,建议尽快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评估,以确定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二、直肠癌的早期信号 千万别忽视! 直肠癌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以下信号需要格外警惕: 三、哪些人 是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以下人群需要特别关注肠道健康,定期筛查: 01 年龄≥40岁 随着年龄增长,患癌风险增加。 02 有家族史 直系亲属中有结直肠癌患者。 03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 04 肠道疾病史 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 05 肥胖或糖尿病患者 这类人群患癌风险较高。 四、如何预防 和早期发现直肠癌? 1.重视体检 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肠镜检查,这是发现早期直肠癌的“金标准”。 2.关注身体信号 如果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及时正规医院就医,不要拖延。 3.健康生活方式 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保持规律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4. 高危人群筛查 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提前进行筛查。 五、便血了,该怎么办? 01 不要自行诊断 便血的原因很多,除了痔疮和直肠癌,还可能是肛裂、肠道息肉等,需要专业医生判断。 02 及时就医 到胃肠外科或肛肠科就诊,行肛门指检、肠镜等检查。 03 不要恐慌 即使发现问题,早期直肠癌的治愈率很高,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六、直肠癌治疗方式 01 早期黏膜内癌可内镜下直肠黏膜剥离术,该方式不用行手术,做个肠镜就解决问题。 02 肿瘤较大的早期肿瘤、中晚期直肠肿瘤可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记住 健康无小事 便血别大意 便血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无论是痔疮还是直肠癌,都需要我们重视起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变化,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