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网

当前位置: 女性网 > 乐活 > 文章页

走出咳嗽认知的六误区 咳嗽不一定是坏事

时间:2025-05-01 11:52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 次
走出咳嗽认知的六误区 咳嗽不一定是坏事

  春天来了,在人们享受着和煦春风之时,讨厌的咳嗽也成了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但大多数咳嗽患者并不知道咳嗽的正确治疗方法,日前,国内多名呼吸道专家参与的“中国家庭止咳误区报告”社会调查显示,20.2%的人选择“能扛就扛”;超过八成的人在咳嗽时选择服用抗生素,另外有半数以上的人不知道有痰咳嗽的元凶是痰液,只要化痰便能解决问题。

  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可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咳嗽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时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御,咳嗽分为干咳和湿咳,秋冬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多为湿咳,为的是把痰等呼吸道刺激物排出体外,因此祛痰才是治疗有痰咳嗽的根本。在出现咳嗽症状后,应及早服用针对性的药物,减轻咳嗽咳痰,还要多喝水加速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毒素的排出。王可还特别提醒大家,人们对咳嗽的认识上常有六大误区。

  误区1:咳嗽是不好的。专家认为,治疗咳嗽,先要弄明白咳嗽是好事还是坏事。咳嗽分为干咳和湿咳。干咳往往是由于突然闻到一股特别强烈的气味,或吸入了异物而引起的咳嗽,其作用是为了排出异物;湿咳即咳嗽带痰。连续性的咳嗽会对咽喉黏膜产生刺激,使咽喉的分泌腺增加分泌,产生痰液,最终落在湿咳上,咳嗽起到帮助清除呼吸道内各种“脏物”的作用,是一种人体的防御能力,因此可以算是一件好事。

  误区2:咳嗽能抗就扛。专家认为,很多人认为咳嗽扛一扛就过去了,既不看病也不服药,最后导致久咳不愈,发展成慢性甚至更严重的疾病。专家建议,在有痰咳嗽早期便及时使用祛痰药溶解排痰,以减少呼吸道所受的刺激,防止继发细菌感染,及时遏制病情的发展,加快疾病的痊愈。

  误区3:混淆祛痰药和镇咳药。专家认为,有痰咳嗽的患者在盲目服用了快速止咳的“镇咳药”之后,可能会暂时获得缓解,但这样会使细菌的最佳“肥料”——痰液持续停留在呼吸道内。痰液滞留在体内,容易引发二次感染,导致肺炎等更严重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服用含黏液溶解药成分的祛痰药如沐舒坦等,则能使稠厚的痰液黏度降低,便于咳出,从而有效帮助疾病的痊愈。所以,了解咳嗽的致病原理后,才有能力分辨合适的咳嗽药成分,避免错误用药。

  误区4:滥用抗生素。专家认为,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感染,而不少急性咳嗽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往往是病毒感染引起,盲目服用抗生素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

  误区5:止咳化痰治疗爱用偏方。专家认为,“盐蒸橙子”和“冰糖雪梨”等网络流行的止咳偏方,有些的确有一定的基础原理和微弱的保健作用,但治疗咳嗽的针对性不强,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有些“偏方”则会反而加重病情,如吃生姜片止咳,可能会对喉咙产生刺激,导致咳嗽更加严重。因此如果一味地相信偏方,拖延了治疗,反而会得不偿失。

  误区6:中药比西药好。中医将咳嗽分为寒咳和热咳,用药也有温、凉、寒之分。如果本身对中药或病因病机不了解,用药出现偏差,治疗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记者 石小宏)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03 12:05 最后登录:2025-05-03 12: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