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常笑健康 常笑健康 在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季节,不少人却总是感到头昏脑涨、身体疲乏、困倦瞌睡,难以集中精神学习和工作,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还越来越暴躁,情绪大起大落。别慌,你不是病了,多半是伤春了! 春天,为什么反而没有精神? 季节变化 有调查数据显示,一年四季之中,春季的睡眠时间是最短的。从冬入春,每天的光照时间变长了,抑制了褪黑素的产生,打乱身体原本已经适应的冬季作息,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二是随着春季到来,气温逐渐升高,但很多人担心乍暖还寒,厚被子没及时更换,也会影响睡眠,甚至被热醒,睡不好自然就精神萎靡了。 情绪失控 民间有一句俗语叫“菜花黄,人发狂”,春天是精神疾病高发的季节,昼夜节律被打乱,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像血清素、多巴胺等,这些神经递质的失衡会导致情绪失控,甚至加重亢奋、焦虑、躯体化症状、睡眠异常,甚至是躁狂、抑郁等症状。 肝脏问题 情绪不好、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诸多问题都与肝密切相关。春天肝不好,会影响到睡眠,具体表现还有口干舌燥、心烦意乱。在中医理论中,春季是养肝的好时节,可一旦肝脏的疏泄功能失常,就会影响气血运行和精神情志。比如肝气郁结,会导致情绪抑郁、烦躁;肝火上炎,则容易让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 补足维生素,春天不伤感 01 维生素B 维生素B1、B12和精神健康有着密切联系。维生素B1和神经系统的各种活动有关,当体内维生素B1水平较低时,可能会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情绪低落、抑郁等。 曾有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B12可能会增加人们发生抑郁症状的概率。 维生素B1广泛存在于多种粗杂粮中,像全麦面包、糙米、燕麦、小米等,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这些食物的摄入,能有效补充维生素B1。 而维生素B12则主要存在于肉类、蛋类等动物性食物中,比如牛肉、猪肉、鸡蛋等。一些发酵食物,如豆豉、纳豆等发酵豆制品中也有部分存在。 02 维生素C 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的羟化反应,促进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这两种物质都是重要的神经递质,它们能调节情绪、改善心情。所以当维生素C缺乏时,就容易使人陷入消极情绪。 缺维C的人,应多吃新鲜的蔬菜与水果,像橙子、柠檬、草莓、猕猴桃等水果,以及青椒、西兰花、菠菜等蔬菜,尽量缩短烹饪时间,避免维生素C遇热流失。对于营养缺乏、饮食不规律的人来说,也可以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 03 维生素D 除了促进钙的吸收,维生素D还有一定的神经免疫调节作用。当维生素D缺乏时,可引起头痛、食欲减退、精神疲劳、情绪低落、易怒等症状。 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引发情绪抑郁。挪威奥斯陆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发现,抑郁症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常常更低。 富含油脂的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等,以及奶酪、蛋黄、干香菇等食物中也含有维生素D,但最有性价比的方式还是晒太阳。不过对于忙碌的打工人来说,也可以通过补充剂来摄入足量维生素D。 文章作者:成语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使用,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有不适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下留言。 每天动动脑,身体不易老 哪个字差一点才能准? 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答案吧 (上一期答案:大惊小怪) 加入常笑健康交流群 一起来猜猜猜! 原标题:《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低落易怒……「伤春」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