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倪阿姨告诉医生在走路时,膝盖“咯咯”作响,下蹲干农活后,起身困难,足底也伴有疼痛感,随着更年期的到来,夜间更是痛得无法入睡。 经检查,困扰她多年这个问题不简单,可能是骨关节炎、拇外翻、足底跖腱膜炎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Q 膝盖痛的原因是什么? A 膝盖疼痛80%的原因是由骨关节炎引起的。这种病就像汽车轮胎磨损一样,软骨磨损之后,骨头之间就会相互碰撞、摩擦,从而引起疼痛和僵硬感。尤其是平时活动方式不对,很容易造成关节损伤。 倪阿姨长期下蹲农作,会对膝关节造成过大压力,可外出劳作携带小凳,减少膝关节受力过重。 孙医生 也可以使用护膝支具保持关节稳定性 减少关节磨损 Q 什么是拇外翻? A 拇外翻是足部常见畸形,足拇趾偏离中线向外倾斜大于正常外翻角度,同时拇趾在纵轴上向外略有旋转畸形,畸形形成以后很难矫正,患者穿鞋困难,下地行走时伴有疼痛。 拇 外 翻 分 级 倪阿姨因拇趾长期外翻严重,导致足底布满鸡眼,行走异常疼痛,建议使用矫形辅具、日常做足拇趾功能锻炼。 当拇外翻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行走困难,保守治疗无效后,应考虑手术治疗,纠正畸形,减轻疼痛。 Q 什么是足底跖腱膜炎呢? A 足底跖腱膜炎又称足跟疼痛综合征,它是引起足跟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跖腱膜起自跟骨结节的前内侧面,腱膜纤维向远端扩展至5个跖趾关节下形成束带,止于近节趾骨基底的纤维组织。 年龄、肥胖、足部肌肉、韧带力量减弱等多种因素,造成跖腱膜牵拉跟骨结节的力量增大,从而长期反复牵拉使跖腱膜发生退变引起疼痛。 长期穿硬质鞋、过度疲劳运动也可能是跖腱膜炎的原因之一。 另外,中、老年人的足部肌腱、韧带发生退变后足弓的改变、跟腱挛缩、跟骨外翻等,都会使腱膜发生退变引发跖腱膜炎。 结合倪阿姨足跟疼痛性质,给予恰当的足底跖腱膜锻炼,松解筋膜再配合药物治疗,疼痛症状得到不错的改善。 孙医生 药物、功能锻炼效果依旧不佳的情况下 可选择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 震波可促进肌腱和骨交界部新生血管增殖,局部血运增加,加快了局部炎症的消退。 或是PRP自体富集血小板治疗: 受伤后血小板对伤口愈合很重要。PRP 自体富集血小板,就是利用自身血小板修复身体。医生像体检抽血后,用设备分离、浓缩血小板,形成 “修复小队”。将其注射到受伤部位,血小板释放因子召集细胞,加速愈合,借自身之力恢复健康。 PRP对于慢性顽固性足底跖腱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在上海九院孙晓江主任的指导下,对倪阿姨开展了针对性的治疗,如今她已恢复健康,下地干农活更加神采奕奕,不再被疼痛和不适所困扰。 Spring 倪阿姨笑着说:“现在我又能像以前一样轻松地劳作。” 这个春天,她不仅播种了庄稼,更收获了健康和希望! Spring 奉城医院骨科疼痛治疗介绍 奉城医院骨科与上海九院等三甲医院长期保持紧密合作,每周有专家坐诊、双向转诊、专家下沉手术等多方位合作,进一步将三级医院优质资源辐射至远郊,打造奉城医院重点学科,努力满足区域老百姓的需求。 孙晓江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骨科 副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门诊时间 周六下午 擅长:颈背腰腿痛疾患的诊疗,腰椎间盘突出、盘源性腰痛、退变性腰椎侧凸等疾病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治疗。 孙大川 奉城医院骨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