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网

当前位置: 女性网 > 乐活 > 文章页

妇女就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时间:2025-04-25 14:36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7 次
原创 张云华 性别研究视界 点击 ⤴ 关注“性别研究视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

原创 张云华 性别研究视界

点击 ⤴ 关注“性别研究视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从1949年的7.5%攀升至2023年的61.1%,充分展现了越来越多的妇女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贡献着力量。妇女在制造业、服务业及高科技行业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尤其在教育和医疗领域广泛参与。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妇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参与度日益提升,特别是在数字经济、绿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领域,女性发挥了重要的创新作用。这不仅提高了女性的就业质量,还推动了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妇女就业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家庭收入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2023年中国家庭收入报告》数据,双职工家庭的平均收入比单职工家庭高出50%以上,妇女的经济独立极大提升了家庭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妇女就业还促进了下一代教育水平的提升,为社会培养了更高素质的人才。此外,女性在消费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同样不可忽视。作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女性在消费选择上表现出强大的购买力,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妇女就业不仅带动了家庭消费的增加,也为社会各行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妇女就业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党和国家在法律和政策方面的坚强支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妇女就业、保障妇女权益的政策法规,形成了坚实的法律框架和政策支持体系。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就业促进法》等为代表的法律体系,全面确立了男女平等的就业权利,保障了妇女在职场中的合法权益,为我国妇女就业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提出“保障女性就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就业”“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2023年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施行,这些政策提高了女性在职场中的平等权利,特别是生育期女性的工作权益得到了进一步保护。2024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保障妇女在就业创业、职业发展、技能培训、职业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为妇女就业权益保障提供了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尽管妇女就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与挑战。

比如,职场中的隐性性别歧视问题依然存在。尽管国家和社会各界为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利作出了大量努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单位在招聘、薪酬和晋升环节仍对女性存在隐性歧视,尤其是在生育期的女性,常常面临职业发展受阻或晋升机会减少的困境。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空间,也阻碍了社会的公平进程。

比如,家庭与职业的双重压力对许多女性来说仍是挑战。传统观念赋予女性更多的家庭责任,尤其是在生育、抚养子女以及照顾老人的过程中,女性往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在职场中的工作效率和晋升机会。如何进一步优化社会支持体系,提供更加灵活的工作制度和托育服务,帮助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比如,农村妇女就业困境仍然突出。由于农村女性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技能培训机会不足,她们难以获得稳定的就业岗位,直接影响了她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2022年中国农村妇女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女性的就业率比城市女性低15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差距反映了农村妇女就业权益保障的不足,凸显了实现城乡妇女就业平等的复杂性。

思考与建议

促进妇女就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女性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消除职场性别歧视,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公平,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推动妇女就业与经济结构转型紧密结合,确保女性在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中作出更大贡献。

优化政策体系,改善就业环境。推动性别平等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健全的政策体系和持续优化的就业环境。近年来,国家在保障妇女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全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女性职业发展空间仍面临挑战。建议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落实力度,确保女性在职业选择、薪酬待遇和晋升机会方面获得平等权益,消除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同时,完善托育、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鼓励用人单位采取灵活的工作制度,如弹性工作制和远程办公,帮助女性更好地平衡家庭与事业,实现与男性平等的职业发展权利。

深化妇女就业质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妇女就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国家经济结构的升级息息相关。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产业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建议继续加大对女性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培养更多女性科技人才,提升她们在新兴产业中的竞争力。通过推动妇女在新兴领域的就业,实现妇女就业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

加强性别平等教育与宣传,缩小城乡差距。教育是推动性别平等的基础手段。国家应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加强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消除性别刻板印象,为女性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推动性别平等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女性就业的高度重视。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女性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支持的力度,特别是在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等领域,为农村女性提供更多适合她们的就业机会,确保城乡女性能够平等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的实现。

(作者系宁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张云华)

原标题:《妇女就业: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27 04:04 最后登录:2025-04-27 04: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