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悦人者众,悦己者王。” 学会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现代女性也正一直在向内探索着这种悦己的力量。 二更曾经访问过很多女性,她们是多面的立体的。 她们的成熟无关年龄,她们的力量无关性别,她们的魅力无关样貌...... 最重要的是,她们都拥有着清醒的自我认知、迸发着丰富迷人的生命力。 透过她们,我们被女性的智识、敏感和真诚深深打动的同时,也见识到了这个世界更广阔的样貌,感受到了女性在各个领域中所展现出来的智慧、勇气、魅力和创造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蒂娜·哈雷特博士在《悦己的力量》一书中总结:成为自己的向导,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 悦己是一种选择,它既不是自私,也不是迎合,而是一种发自内心对生活的热爱,是保持内心与生活平衡的一种方式。 在大众眼里,35岁是人生的一道坎。 至于如何迈过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拥有管理学博士学位的周芳,在35岁时毅然辞掉了百万年薪的投行工作。 从金融投行到影像创作,从陆地跃入海洋,潜入全然迥异的另一个世界。 她选择了撕下标签,遵从内心,活得率性真我,追逐旷野般辽阔的人生。 自此,开始了她的水下摄影职业和生活,“潜”行天下。 她去往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完成北极冰潜,并且纪录了那片白色冰封下的海底世界; 在墨西哥无人岛生活并记录海底奇观,成为第一位在墨西哥野外纪录捕杀鲨鱼故事的中国摄影师; 和团队用三年多时间拍摄《水下中国》系列纪录片,填补了中国水下领域的空白,让人们领略到水下世界的丰富多彩...... 正如周芳在自述里这样写道: “短短的一生中,我们能有几个唯一?能有几次不计结果地投入?” 悦己的人,或许正是如此:面对选择,从未犹豫;面对未知,仍未止步。 人生旷野,无惧选择,你就拥有无限可能。 王安石在《礼乐论》中写:“圣人内求,世人外求。内求者乐得其性,外求者乐得其欲。” 悦己的人,似乎拥有把生活过成诗的能力。 失意时不颓废,得意时无傲意。不把自己置身于外界的关注上,也不活在他人的评判中。 小娟,空灵自由的歌声,也源自于她内心的平静自洽。 她因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腿不便,长期被疾病拖累。尽管如此,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 她坚持从武汉出发,只身一人北漂生活。 北漂的日子里,兜兜转转经历了从当驻唱、组乐队,到出专辑、办演出,始终在这条音乐道路上努力着。 即使演出过程都无法站立,从头到尾坐在轮椅上演唱,但她只是轻轻地说: “虽然我只能坐着唱歌,但我的精神是像水一样自由流动的,我和台下的观众是靠心灵遥相呼应。” 作品与人品一脉相承,小娟也用一首首呈现着心向美好的歌曲,治愈了无数穿行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间、目睹着城市里钢筋混凝土的迷茫者。 正如她在《去远行》里所唱,“其实我的心一直在远方”。 虽然她的肉体仍被束缚,但精神已然超脱。 是啊,一个懂得悦己的人,自然内心丰盈。 他们不惧怕脱离群体的喧闹,反而会比别人更能感知生活中的快乐美好、自在安然。 这份纯粹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的渴望,弥足珍贵。 “当你见过四季,看过风云,才发现你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才是美景,当你见过世界,看过众生,才发现你内心的勇敢和自信才是世面。” 杨绛先生曾如此说道。 细腻而有远见、炽烈而自由、不妥协不顺从,江寻千就是这样一位女性。 为了留存冰与文化的记忆,她在零下二十度的寒冬与师傅们共同制作冰龙,而面对质疑,她选择用一场全程直播果断回应那些断章取义的评判。 为了学习漫天华彩的非遗绝技“确山打铁花”,她怀揣着巨大的勇气和传承非遗文化的信念,用数月练习和一场震撼,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性别桎梏。 为了让那些存在于历史的霁月风光在现世中得以重获生机,她不断寻溯着中国各地的非遗技艺,尽全力将每一种技艺都做到极致。 从纸鸢鱼灯到绒花通草花,从苗族银饰到冰上飞龙,从鲛绡海衣到火树银花,每一个都见证着她在自己热爱道路上的一个个脚印。 而她不断探寻大千世界的美好背后,实则是她始终相信生以悦己,不为他人所困。 “我做事情,从来没有想过男孩跟女孩有什么区别。” 或许正是如此,江寻千才能朝着既定方向,永远走在追梦的路上。 山高水阔,寻自由,也取悦自己。 自由又勇敢,如同飘扬在空中的铁花般,绚烂美丽。 直到今天,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持续打破社会冠以女性的刻板印象,不断适应自己的真实身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她们用行动告知全世界女性:要悦己,而不是悦人。 而这样的“悦己”,正是二更所始终秉承的。 我们始终致力于让所有人在生活的细微中爱自己,获得稳定而真实的幸福感。 我们不见不散! 撰稿、排版 | 和木清子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