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量服用止痛药止痛效果不会增加】止痛药的副作用是建立在长期大量服用的基础上的,一般建议不要连续服用超过7天。此外,止痛药在达到一定效果后即使增加剂量也不会提升止痛效果,反而会增加副作用。需要提醒的是,患有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出血的人要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止痛药。哺乳期、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冠心病急性发作期要避免服用止痛药。 更多报道 疼痛,可能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频繁的感受。 11日是“世界镇痛日”,我国将世界镇痛日所在的一周定为“中国镇痛周”。生活中的小疼痛,忍忍就能好吗?想要缓解疼痛怎么办?长期服用止痛药会上瘾吗? 你的疼痛属于哪一级别?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疼痛。首先,它是一种疾病,在现代医学中,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引起诉痛、啼哭、叫喊等躯体行为,也可伴有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瞳孔扩大等生理反应。然而,疼痛不像体温,用温度计就能量出来。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疼痛级别呢?就疼痛程度而言,目前有很多衡量标准,而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划分为5种级别:0度为不疼,Ⅰ度为轻度疼痛,可不用药;Ⅱ度为中度疼痛,需要止痛药;Ⅲ度为重度疼痛,这个级别会持续疼,不用药不能缓解疼痛;Ⅳ度为严重疼痛,并会伴随血压、脉搏等变化。 “小疼痛"会引发大问题吗? 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小疼痛,比如,在肚子疼的时候,你可能会说“没准儿着凉了,喝口热水就好了”;颈椎疼的时候,你可能会说“可能低头太久了,活动一下就好了”;头疼的时候,你可能会说“老毛病了,忍一忍就好了”。但是生活中的这些小疼痛,真的忍忍就能好了吗? 女性比男性更能忍受疼痛吗? 有人被针扎也会痛得尖叫,也有人在战场上看到有血流出,才发现自己中弹。疼痛其实是一种主观感觉。生活中,很多女性认为自己忍受疼痛的程度要比男性高,在忍受疼痛上真的男女有别吗?越能忍就越不怕疼吗? 哪些疾病会引起身体剧烈疼痛? 有人说,女性分娩时的疼痛是最痛的?这是真的吗?哪些疾病会导致剧烈疼痛? “压力大精神紧张"会导致身体疼痛吗? 生活中还有一种情况,莫名其妙浑身疼,去医院也检查不出来病因,这就有可能是“心理疼痛”了。它指的是人在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非器质性身体疼痛。比如头颈部钝痛、胸闷气短、不典型面痛、慢性腰背酸痛等等。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吕岩:比方说像心内科有的人会以胸痛为主要症状来看病,但是做了各种检查,心脏没有问题。还有的人是因为呼吸困难或者是咳嗽、心慌气短到呼吸科就诊,但查来查去没有任何的器质性疾病。到我们疼痛科的病人就会更多,他表现为身体游走性疼痛,(患者)形容除了头发梢不痛,全身哪儿都痛,(痛感)到处跑(全身)到处疼,而且我们做了各种各样现有医学的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的器质性疾病。 专家指出,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躯体化障碍,指的是精神障碍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的非器质性疾病,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吕岩:临床上有一句话叫“心理的问题是靠躯体的症状来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说他躯体表现这个疼痛,实际上是反映了他的心理状态。 专家提示,出现非器质性的身体疼痛不可小视,应及时就医,缓解心理障碍,才能恢复健康肌体。 镇痛和止痛是一回事儿吗? 从医学角度来看,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体验,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想要结束这种疼痛,怎么办?有两种,一种是镇痛,它是对急慢性疼痛等的治疗,是指过程;还有一种是止痛,它的意思是使疼痛停止,指的是结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还有常备止痛药,那么止痛药可以长期服用吗? 止痛药可以长期服用吗?会上瘾吗? 专家称,止痛药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作用于外周系统,属于消炎镇痛药,凭医生处方可以在药房购买。常用的有阿司匹林、布洛芬、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等。这类止痛药,本身并不具有成瘾性。另一类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吗啡、盐酸曲马朵等阿片类药为代表,是由国家严格监管的药品。虽然有成瘾性,但在医生专业指导的剂量下使用,也并不会出现成瘾现象。 那么,如果生活中长期服用某种止痛药会产生依赖吗?是否会有副作用呢?专家表示,对常规的患者可及的止痛药品,是有一定依赖性的,但这种依赖往往是躯体依赖,并非成瘾。成瘾指的是精神层面的依赖,而躯体依赖指的是停止服药后身体会有些不适感。 专家建议,并不是所有疼痛都适合服用止痛药,当出现疼痛症状时,必须要遵循医生指导服药,不建议私自选用止痛药,更不建议长期服用。 疼痛能忍吗? 专家表示,除了止痛,及时专业的镇痛治疗,对于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护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疼痛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所有的疼痛都需要镇痛。如果只是一时的情绪不佳,或者劳累过度引起的肌肉酸痛,也许找个朋友倾诉一下或者好好睡一觉,你的身体就会好起来。因为这样的疼痛还在身体的自我调节范围之内,可以自行缓解。所以,身体出现疼痛,痛定思痛,不必忍。 (责任编辑:) |